但以理書中的預言(世界歷史至末世)
張逸萍
但以理書很特別。它結合了歷史預言和末世論。從當時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開始,一直預言到末世,涵概的時間非常長。既具有宇宙性的範圍,又有地緣政治的焦點。所以是一本很值得研究的書,但也是一本不容易懂的書。本文旨在簡單解釋其中幾個預言性的異象,而且集中討論那些已經應驗的部分。
(一)但以理書2章﹕尼布甲尼撒夢見大像
尼布甲尼撒夢見的大像。圖片來源
但
2:32
這像的頭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
但
2:33
腿是鐵的,腳是半鐵半泥的。
但
2:34
你觀看,見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腳砸碎,
但
2:35
於是金,銀,銅,鐵,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秕,被風吹散,無處可尋。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
(2)但以理的解釋
但
2:38
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獸,並天空的飛鳥,他都交付你手,使你掌管這一切,你就是那金頭。
但
2:39
在你以後必另興一國,不及於你。又有第三國,就是銅的,必掌管天下。
(a)金頭
之後希臘(銅腹)的亞力山大大帝,於主前300多年“征服全世界”,得到一個很大的國境。但是他死於主前323
年,他的國被他四個手下的元帥瓜分。然後這些地區,被羅馬逐一併吞。最後埃及也於主前31年,成為羅馬的一個省。這個銅腹時代,約有260-300年。[1]
但
2:41
你既見像的腳和腳指頭,一半是窯匠的泥攙雜,那國也必有鐵的力量。
但
2:42
那腳指頭,既是半鐵半泥,那國也半強半弱。
但
2:43
你既見鐵與泥攙雜,那國民也必與各種人攙雜,卻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鐵與泥不能相合一樣。
這幾個帝國的價值是一個比一個低,最後的羅馬帝國更如此。歷史也告訴我們,聖經的描寫很準確,說它有兩腿,因為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西羅馬是我們傳統上稱作羅馬的,於主後467年正式結束。東羅馬,又稱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則繼續至主後1453年,被土耳其消滅。
但
2:45
你既看見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從山而出,打碎金,銀,銅,鐵,泥,那就是至大的神把後來必有的事給王指明。這夢準是這樣,這講解也是確實的。
徒 4:10 ……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祂從死裡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
徒 4:11 祂是你們匠人所棄的石頭,已經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太 21:44 誰掉在這石頭上,必要跌碎。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咂得稀爛。
聖經也明確表示,它是天上的神所另立的一國,非人手鑿出來的,打擊碎金,銀,銅,鐵,泥的國,而且存到永遠(44-45節)。這當然是主耶穌再來時要設立的彌賽亞國度。聖經已經多處預言,我們也信它有一天要實現。
·
精金的頭﹕巴比倫
·
銀的胸和膀臂﹕瑪代波斯
·
銅的腹和腰﹕希臘
·
鐵的腿,半鐵半泥的腳﹕羅馬
·
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基督的國度
(二)但以理書4章﹕尼布甲尼撒第二個夢
(1)尼布甲尼撒王的第二個夢
尼布甲尼撒的“變狼妄想”。圖畫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niel_4
。
(三)但以理書5章章﹕伯沙撒看見指頭寫字
但5:31 瑪瑪代人大利烏,年六十二歲,取了迦勒底國。
伯沙撒看見牆上指頭所寫的字。圖畫來源。
(四)但以理書7章﹕章﹕但以理見四獸異象
但是以理在夜間看見異象,有四個大獸從海中上來。(但 7:2-3)既然「這四個大獸就是四王將要在世上興起。」(但7﹕17),),所以這四個獸應該就是第二章中,尼布甲尼撒所見的大像。
但
7:8
我正觀看這些角,見其中又長起一個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這角前,連根被牠拔出來。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說誇大的話。
但 7:9
我觀看,見有寶座設立,上頭坐著亙古常在者。他的衣服潔白如雪,頭髮如純淨的羊毛。寶座乃火焰,其輪乃烈火。
但 7:10
從他面前有火,像河發出。事奉他的有千千,在他面前侍立的有萬萬。他坐著要行審判,案卷都展開了。
但
7:11
那時我觀看,見那獸因小角說誇大話的聲音被殺,身體損壞,扔在火中焚燒。
但
7:12
其餘的獸,權柄都被奪去,生命卻仍存留,直到所定的時候和日期。
但
7:13
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
但
7:14
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
……
但
7:19
那時我願知道第四獸的真情,牠為何與那三獸的真情大不相同,甚是可怕,有鐵牙銅爪,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腳踐踏。
但
7:20
頭有十角和那另長的一角,在這角前有三角被牠打落。這角有眼,有說誇大話的口,形狀強橫,過於牠的同類。
但
7:21
我觀看,見這角與聖民爭戰,勝了他們。
但
7:22
直到亙古常在者來給至高者的聖民伸冤,聖民得國的時候就到了。
·
可怕,強壯,有大鐵牙,吞吃嚼碎。(7,19節)
·
它有十角,其中長起一個小角。(7-8節)
·
小角把先前的角中三個拔掉,又和聖民戰爭,並且得勝。(8, 20-21節)
·
寶座設立,上頭坐著亙古常在者(神)……事奉祂的有千萬。(9-10節)
·
那獸因小角說誇大的話被殺,扔在火中焚燒。(11節)
·
其餘的獸,權柄都被奪去。(12節)
·
有一位像人子〔耶穌常自稱“人子”〕的,駕雲到亙古常在者面前。(13節)
·
祂得了權柄,榮耀,國度,是永遠的,不能廢去,必不敗壞。(14節)
·
亙古常在者為聖民伸冤(22節)。
但
7:23
那侍立者這樣說,第四獸就是世上必有的第四國,與一切國大不相同,必吞吃全地,並且踐踏嚼碎。
但
7:24
至於那十角,就是從這國中必興起的十王,後來又興起一王,與先前的不同。他必制伏三王。
但
7:25
他必向至高者說﹝誇大的﹞話,必折磨至高者的聖民,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
但
7:26
然而,審判者必坐著行審判。他的權柄必被奪去,毀壞,滅絕,一直到底。
但
7:27
國度,權柄,和天下諸國的大權必賜給至高者的聖民。他的國是永遠的。一切掌權的都必事奉他,順從他。
解釋如下﹕
·
那十角,就是從這國中必興起的十王,後來又興起一王,他必制伏三王。(24節)
·
他必向至高者說誇大的話,折磨聖民三年半。(25節)
·
但是,審判者必坐著行審判。第四獸的權柄必被奪去,毀壞,滅絕。(26節)
·
然後國度,權柄,和天下諸國的大權必賜給至高者的聖民。祂的國是永遠的。(27節)
除了第四獸之外,這段經文還有“亙古常在者”(Ancient of Days)和“人子”(son of man)。前者是神或基督無疑,因為神是「自有永有」(出 3:14),而且對祂的描寫:「衣服潔白如雪,頭髮如純淨的羊毛。寶座乃火焰,其輪乃烈火。……在他面前侍立的有萬萬。他坐著要行審判,案卷都展開了。」(但 7:9-10)這描寫和啟示錄,尤其第一章14-15節的描寫相似。至於“人子”更明顯是主耶穌,因為祂在世上的時候,常自稱人子。使用這個名詞因為他既是完全的神,但道成肉身,故也是完全的人(約1)。
(五)但以理書8章﹕公綿羊和公山羊
(1)公綿羊和公山羊
·
當公山羊出現之後,向綿羊發烈怒,折斷牠的兩角。(7節)
·
這山羊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又在角根上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8節)
·
四角中長出小角。(9-14)
但
8:20
你所看見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
但
8:21
那公山羊就是希臘王。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王。
(2)四角
但
8:8
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
加伯列也解釋了﹕
但
8:22
至於那折斷了的角,在其根上又長出四角,這四角就是四國,必從這國裡興起來,只是權勢都不及他。
(3)小角
但
8:9
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
但
8:10
牠漸漸強大,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
但
8:11
並且牠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毀壞君的聖所。
但
8:12
因罪過的緣故,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牠。牠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
加伯列繼續解釋﹕
但
8:23
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必有一王興起,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
但
8:24
他的權柄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他必行非常的毀滅,事情順利,﹝任意﹞而行。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
但
8:25
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心裡自高自大,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又要站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
但
8:26
所說二千三百日的異象是真的,但你要將這異象封住,因為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
另一個“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的王,就是這小角。
(六)但以理書9章﹕七十個七
目的﹕
「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在此特指遏阻、了結、解決神選民的罪孽。
「引進永義」:在此特指帶進神和祂選民之間的和好。
「封住異象和豫言」﹕指保存留待日後驗證。(但以理得到預言時,這70個七未開始。)
「並膏至聖者」:膏立彌賽亞,拯救神選民。
(1)第一個“7個七”和“62個七”
既然這段時間是49年,我們可以計算,從這兩個可能日期(主前457或445/444年)之後的49年,應該就是尼希米和瑪拉基的工作結束的時候。因為瑪拉基書和尼希米記都成書於主前433-400年之間。請見「新舊約各書成書時間」。換言之,我們可以說,第一段的七個七結束於舊約結束的時候。
「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一直到底,荒涼的事已經定了。」指主後70年,羅馬提多將軍率兵攻打耶路撒冷,將聖城和聖殿一併毀滅,至今聖殿未重建。
(3)最後一個七
這「一七」是最後的一個「七」,解經家們大多同意,這是有關世界末日最後七年的預言。
adopted from﹕溫正祥,《但以理書探索》「第九章:七十個七年的預言」
(七)但以理書11章﹕再得預知歷史大事
(1)
三個王,第四個王,勇敢王
但
11:3
必有一個勇敢的王興起,執掌大權,隨意而行。
但
11:4
他興起的時候,他的國必破裂,向天的四方分開,卻不歸他的後裔,治國的權勢也都不及他。因為他的國必被拔出,歸與他後裔之外的人。
(2)南方王和北方王
這是一段很詳細的歷史,一般基督徒讀經只有興趣知道一個簡單的概括,如下﹕
·
他們又再失和,引來二次戰爭(7-9節)。
·
北方王有二子,直搗南國,但南方王戰勝,此乃第三次戰爭(10-12節)。
·
第四次戰爭始因乃北方王在失敗後,率領更多軍隊報仇,南方王站不住(13-16節)。
·
勝利後北方王還想以女兒嫁南王為陷阱,但沒有成功(17節)。
·
不料此時,羅馬大軍興起,北方王敗於羅馬,之後身亡(18-20節)。[13]
(3)一個卑鄙的人
但
11:28
北方王《原文作他》必帶許多財寶回往本國,他的心反對聖約,﹝任意﹞而行,回到本地。
但
11:30
因為基提戰船必來攻擊他,他就喪膽而回,又要惱恨聖約,﹝任意﹞而行。他必回來聯絡背棄聖約的人。
·
他用奸計得國(21-24節)他趁人無備的時候,用諂媚的話得國。
·
他和南國交戰,卻被他自己的大臣暗中扯後腿,以致節節失利。(25-27節)
·
他回國途中,經過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時,任意而行。(28節)
·
他再次攻擊埃及,但因基提(羅馬)戰船來攻擊他,只好返回,轉而惱怒猶太人,大肆毀壞聖地,褻瀆聖殿。(29-31節)
但
11:40
到末了……北方王必用戰車,馬兵,和許多戰船,勢如暴風來攻擊他,也必進入列國如洪水氾濫。
但
11:41
又必進入那榮美之地,有許多國就被傾覆,……。
但
11:45
他必在海和榮美的聖山中間,設立他如宮殿的帳幕。然而到了他的結局,必無人能助他。
(八)結論
但以理書成書於主前536-530年。
請參附錄三﹕「根據一般公認或者世俗歷史,古代西方大事物時間線」
「但以理是放馬後炮的先知?」當然不是!
==============================================
==============================================
==============================================
附錄二﹕安條克四世簡介(Antiochus IV Epiphanes,天主教《思高譯本》譯作“安提約古”
)
附錄三﹕根據一般公認或者世俗歷史,古代西方大事物時間線如下﹕[16]
巴比倫人奪取耶路撒冷,主前597年
巴比倫人摧毀聖殿和驅逐猶太人,主前586年
波斯帝國的古列大帝(Cyrus),主前559-529年
古列大帝征服瑪代(Medes)、利底亞(Lydia),主前550年
古列大帝征服巴比倫帝國,解放猶太人並掌控肥沃月灣,主前539年
第一次波希戰爭,波斯王大利烏(Darius)入侵希臘,主前490-478年
希臘人在薩拉米斯和波雷隄擊敗波斯王薛西斯(Xerxes),主前485-465年
羅馬共和國,主前480-45年
波斯征服埃及,主前343年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主前336-323年
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王大利烏,主前332年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耶路撒冷,猶太人開始向外流離失所,主前332年
亞歷山大大帝歿於波斯,主前323年
希臘化時代開始(希臘古典時期結束),主前323-31年
安條克四世生活於主前215-164年。[17]
瑪加伯人起義主前167-
160年。
[18]
死海古卷,主前300年-主前100年
羅馬帝國的巔峰時期,主前300年-西元300年
羅馬人征服耶路撒冷,主前63年
早期的基督教,主後1-300年
耶穌基督誕生,大約主前4年
基督被處死在十字架上,大約主後29年
耶路撒冷聖殿被摧毀,主後70年
羅馬戰勝猶太人,猶太人開始散居各地,主後73年。
羅馬帝國統一時期﹕主前
27 年–主後
395 年 (統一);西羅馬,主後
395–476/480;
東羅馬,主後
395–1453 年 。[19]
附錄四﹕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年表
轉載自﹕「聖經重要年表」(https://xnben.org/au/nbf.html)
·
尼布普拉撒 a 主前625-605
·
尼布甲尼撒 主前605-562
·
以未米羅達 b 主前562-560
·
尼甲沙利薛 c 主前560-556
·
拿波尼度
d 主前556-539
a 尼布甲尼撒的父親
b 尼布甲尼撒的兒子
c 尼布甲尼撒的女婿
d 拿波尼度指派長子伯沙撒在巴比倫城監囯。
(2)瑪代波斯帝國
·
古列
主前549-530
·
甘拜西
主前530-522
·
大利烏一世
主前522-486
·
亞哈隨魯(又名薛西) 主前486-465
·
主前479年,以斯帖被立為王後
·
亞達薛西一世
主前465-424
·
大利烏二世
主前424-404
·
亞達薛西二世
主前404-359
·
亞達薛西三世
主前359-338
·
大利烏三世
主前338-331
(3)希臘帝國及其後的相關歷史
·
亞歷山大 主前332-323——亞歷山大于主前323年猝死,他的國家被四個將軍瓜分,其中南國托勒密王朝(埃及)與北國塞琉古王朝(敘利亞)跟猶太人比較相關。
·
南國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一世建國後的一百年(323-223),巴勒斯坦歸其管轄。此時猶太人享有波斯統治下的權利,祭司成為社會的主要領導階層。
·
北國塞琉古王朝——安提阿古三世于主前200年擊敗埃及軍隊之後,巴勒斯坦就歸其管轄。到了安提阿古四世時,開始迫害、掠奪猶太人,導致瑪加比革命發生。
·
猶大馬加比王朝——主前167年12月,安提阿古四世把宙斯神像和祭壇建立在聖殿裏,以豬肉和豬血汙穢聖殿和祭壇。老祭司馬他提亞奮起反抗,民衆紛紛響應。主前166年馬他提亞死後,三子猶大承接領袖職位,被稱為馬加比(意思是大鐵錘)。他打敗安提阿古的軍隊,攻入耶路撒冷,主前164年12月25日猶太人重新獻殿,獲得獨立。
[a]![endif]>
聖經有兩個大利烏國王。
1.巴比倫王大利烏。巴比倫王伯沙撒被殺後,瑪代人大利烏取得王位(但5∶30-31)。大利烏與波斯國的古列同時爲王(但6∶28)。
2.波斯王大利烏(拉4∶5)。他善待以色列人(拉6∶1—12)。到大利烏王第六年時,聖殿建成(拉6∶15)。
但 11:2提及的三個王中的第二個就是波斯王大利烏。(參考
)
[1]
Kenneth L. Barker & John R. Kohlenberger III, eds., Zondervan
NIV Bible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PublishingHouse, 1994), 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