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以色列人在埃及

張逸萍譯自“Israel in Egyptby Gary Byers MA - Sep 24, 2008

http://65.61.14.143/post/2008/09/24/Israel-in-Egypt.aspx#Article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2005-B%26S-cover-Medium.jpg 

   

 

 

 

本文最初發表在2005年冬季的《Bible and Spade.》上。



 迦南與埃及之間的主要路線是沿著西半島的北部海岸。無疑,許多聖經人物走過這條路。被埃及人稱為荷魯斯之路Way of Horus),在聖經中被稱為「穿過非利士的道路」(出十三17),它終止於歌珊(Goshen)地區的東部三角洲。就在埃及這裏,大多數聖經人物曾經居住,也是聖經事件發生的地方。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Delta.jpg

 

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於主前21世紀中期(創十二10;十三1,就是埃及歷史的第中間期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末期來到埃及。設在底比斯(挪,Thebes)的第11王朝剛剛在南部變得強大,最終控制整個埃及。因此,亞伯拉罕所遇見的法老(十二15-20)可能是獲得該頭銜的北方領導人,或者是底比斯王朝的早期國王。據推測,他們的相遇發生在三角洲地區。

在該地區時,亞伯拉罕可能在尼羅河西岸看到吉薩(Giza)金字塔。吉薩是三角洲地區最北,最著名的舊王國皇家公墓,包括梅丹(Meidum),達舒爾(Dahshur),撒卡拉(Saqqara)和阿布西爾(Abusir)。它們當時位於國家首都摩弗(挪弗,Memphis)附近。雖然最著名和最大的金字塔在吉薩(第四王朝;主前27-26世紀),法老·左塞爾(Pharaoh Djoser,第三王朝;主前27世紀)在撒卡拉建造的四面階梯石建築,是第一個。法老·斯尼夫魯(Pharaoh Sneferu)(第四王朝;主前25世紀)以我們今天在達舒爾已知的形式,建造了最早的光滑棱錐。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Step-Pyramid.jpg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Bent-Pyramid.jpg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Giza-Pyramid.jpg
金字塔發展。他們從一個平頂的矩形泥磚墓開始,被稱為馬斯塔巴mastaba,阿拉伯語為長凳)。 第一座金字塔(左圖)是一系列六個越來越小的馬斯塔巴,一個在另一個之上。著名的建築者印何闐(Imhotep)在薩卡拉為法老·左塞爾(第三王朝;主前27世紀)建造了一個四邊的石結構。這座階梯式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獨立式石結構。左塞爾的階梯式金字塔之後,第一座真正的金字塔出現了,該金字塔有四個平滑的側面,由法老·斯尼夫魯(第四王朝;主前27世紀)在達舒爾(中圖)建造。不幸的是,他的建築者被迫將斜坡改正一半,今天被稱為“彎的金字塔”(Bent Pyramid)。達舒爾後來的斯尼夫魯金字塔,今天被稱為紅色金字塔,因為其建造中使用的當地石灰石顏色偏紅,構造完美,被公認為第一座真正的金字塔(右圖)。與一般人的看法相反,埃及的皇家金字塔都不是由以色列奴隸建造的。反之,已知的考古證據表明,它們是由居住在附近村莊,並一生致力於該項目的專業建造者建造的。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Sesotris-Pyramid-Mud-Brick.jpg
位於下埃及的拉罕的第12王朝法老塞蘇斯蒂斯里斯二世的金字塔。當約瑟被提升為維齊爾的職位,可能就是在這個法老王之下。儘管是一個中古王國的法老墓,但比吉薩的古王國金字塔小得多。塞蘇斯蒂斯里斯二世的金字塔由泥磚內芯和石灰石套管建築成。今天剩下的只是泥磚芯,因為當地人早在很久以前就將套管拆掉,以用作建築材料。

 

 

約瑟

米甸人可能通過荷魯斯之路將約瑟夫帶到埃及(創 三十七28;三十九1)。到達埃及後,他被賣給埃及高級官員波提乏(Potiphar),顯然是在三角洲波提乏的莊園成為一個奴隸(創 三十九12)。有趣的是,埃及歷史表明,奴隸制最早出現在這個時期(Aling 200235-37)。

埃及的第12王朝(約1991年至1786年)在上埃及的北端靠近三角洲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新的首都。從這裡,他們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進入東部邊境(Leprohon 1992345-46)。可能位於首都拉罕(el-Lahun)的皇家大墓地附近,在尼羅河以西的肥沃土地法雅姆(Faiyum)的入口處,被稱為伊塔威(itj-tawy)。實際的位置,今天還未知道(Ray 200440)。在這裡建造了第十二王朝法老塞蘇斯蒂斯里斯二世(Sesostris II,大約主前1897年至1877年)的金字塔。聖經定期表明,這就是約瑟在他以下升任埃及維齊爾(vizier)的法老王(創四十五8)。作為王國中最有權勢的人,約瑟應該曾經造訪這座金字塔,甚至管理它的建築。實際上,約瑟可能曾監督過法老的葬禮。

在飢荒期間,約瑟很可能在塞蘇斯蒂斯里斯二世的兒子塞蘇斯蒂斯里斯三世(主前1878年至1843年)的統治下服役。塞蘇斯蒂斯里斯三世在達舒爾(上埃及北部)的金字塔墓,也將是約瑟的主要責任。由於有文獻提到塞蘇斯蒂斯里斯三世統治時後來的維齊爾們,約瑟夫很可能在飢荒多年後不久在三角洲的歌珊地區退休。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Ureaus+of+Sesostris+II.bmp
塞蘇斯蒂斯里斯二世佩戴的蛇形飾物(Uraeus)。1920年,弗林德斯·彼得里(Flinders Petrie),在塞蘇斯蒂斯里斯二世的金字塔中發現,它被盜墓者留下來。蛇形飾物一詞源自古希臘語謄本中的埃及語“iaret”,即眼鏡蛇,其罩已擴張,隨時可以攻擊。爬行動物是皇室的象徵,被用在王冠上以保護國王免遭毒藥侵害。塞索斯托里斯二世的蛇形飾物由純金製成,頭部有青金岩,其主體包含青金岩,長石和紅玉。它在開羅埃及博物館展出。

 

最近在尼羅河東部地區的發掘,實際上已經確定了約瑟退休的住所,甚至他的墳墓。自1966年以來,在今天稱為大巴丘(Tell el-Daba)的地點,就是舊約講的蘭塞(Rameses),在開羅奧地利考古學院的畢俄塔(Manfred Bietak)的指導下進行了廣泛的發掘。該地點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通向迦南的荷魯斯之路的東部起點,並且沿尼羅河最東端的支流培琉喜阿河(Pelusiac)。這也許可以解釋約瑟和雅各時代的一個地名﹕羅瓦蒂(Rowaty 兩路之門)。該地點早在雅各進入埃及的大概時期,即十二世紀中葉(主前19世紀中葉),就有證據,證明亞洲人的存在。儘管有許多圍牆圈地,可以飼養動物,但那是一個沒有堡壘的鄉村住所。居住的地方乃是用磚砌成的矩形小屋組成。(Wood 199755

在大巴丘這第一個亞洲人定居點的居民,並非全部都居住在小屋中。其中一位顯然是重要官員所住的一棟小別墅裡。聖經告訴我們約瑟被冠以“全埃及統治者”(希伯來語)或維齊爾的稱號,但沒有提及他在埃及官僚機構任職期間的住所。履行與飢荒有關的職責後,他搬到羅瓦蒂,與他的父親和兄弟們在一起,似乎是合乎邏輯的。羅瓦蒂的別墅和周圍較差的兩室半圓形的房屋,可能是約瑟和他的兄弟的住所。(Wood 199756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Asiatic-House-Remains.jpg
在大巴丘,亞洲人最早的遺跡包括房屋和陵墓(第12王朝,主前19世紀中葉)。這個亞洲人定居點,當時被稱為羅瓦蒂(兩路之門),可能是蘭塞(創 四十七1127;同一地點的後來名稱),就是雅各和他的家人定居的歌珊。實際上,那裡挖掘出的一個特別的房屋和墳墓可能是約瑟的。在其正上方發現了後來更大的早期希克索斯宮殿(第13王朝)。這可能是不認識約瑟的新王(出一8)的第一個希克索斯法老。他迫使以色列人淪為奴隸,並讓他們建立了蘭塞積貨城(出一11;這個希克索斯城市後來的名字)。 (基於Fig. 7 in Avaris: The Capital of the Hyksos, by Manfred Bietak [London: British Museum, 1996],第七圖。)

 

 

 在西南邊的空地上有一個房子,有墓地與之相連,墓內挖出工藝品。其中一個墳墓在建築上具有紀念意義,在這類發現中,完全獨特。在裡面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雕像的石塊碎片。基於黃色的皮膚,紅色的蘑菇狀髮型和右肩上的火把(外國人的象形文字),這個雕像顯然是一個亞洲人。該雕像在古時被故意破壞。

雖然附近的其他墓葬都保留著完整的骸骨,但在這個巨大的墓葬中,唯一發現的是有雕刻的石灰岩石棺材的碎片,和一些骨頭碎片。屍體不見了! 儘管在古埃及盜墓很普遍,但屍體通常不被人拿走。約瑟曾吩咐他的骨頭被運回迦南(創50:25;13:19)。難道這是約瑟的墳墓?沒有銘文,就無法證明; 但是這個地點暗示了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第一批物質證據。時間是正確的,地點是正確的,文化也是正確的(參見Wood 199756-58)。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Sketch-of-Retabeh.jpg
以色列人建造的另一個法老積貨城是比東(出一11)。這個古老遺址的現代位置,學者們有不同意見,但是兩個主要可能是馬斯古大廢丘(Tell el-Maskhuta)和利塔比廢丘(Tell el-Retabah),在歌珊南部邊緣的特米拉漥地(Wadi Tumilat)中,相距約9英里。雖然問題尚未解決,但比較好的選擇似乎是利塔比廢丘;馬斯古大廢丘很可能是疏割(出十二37;十三20)。 ( W.M Flinders Petrie, Hyksos and Israelite Cities [London: British School of Archaeology in Egypt, 1906], PL. 35.)

 

 

 

希克索斯(Hyksos

約瑟和他的家人可能居住的被稱為羅瓦蒂的小鎮,主前18世紀末更名為阿瓦里斯(Avaris)。這是在埃及第14王朝時期,新名稱的意思是“該地區的(皇家)基地”。同一地點,不同時代,不同名稱——即使在希克索斯時期,阿瓦里斯仍將是該地點的名稱(Wood 200445)。

希克索斯,其象形文字名,意即“外國統治者”,從迦南南部進入尼羅河三角洲,並在阿瓦里斯建立了權力中心。他們的領導人以法老王的頭銜,統治了埃及北部108年(約主前1664年至1555年)。他們被稱為埃及的第15王朝。阿瓦里斯是他們的首都,它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不認識約瑟的新王」(出一8)可能是第一個希克索斯法老,可能就是強迫以色列人建造積貨城比東和蘭塞的希克索斯法老。(出一8-12

當埃及人在第18王朝奠基人雅赫摩斯(Amosis)的領導下,於主前16世紀中葉趕走希克索斯時,他們很可能更改了阿瓦里斯城的名稱。這個新名字可能是秘魯呢非(Peru-nefer),意思是幸福的旅程Wood 200445)。在摩西時代,應該是這座城市的名字。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Ezbet-Helmi-Palace.jpg
摩西時代的皇宮建築群(第18王朝; 主前15世紀)在伊茲貝特·赫爾米(Izbet Helmi)挖掘出來。該遺址乃在所發現的早期亞洲人的定居點(主前19世紀中葉)以西,幾百碼的地方。如聖經所示,它建在尼羅河(培琉喜阿支流)附近。在那個時期可能被稱為秘魯尼非,地點和時間,都適合是摩西長大的宮殿,也是後來他與法老王對峙,請他讓他的人民離開的宮殿。(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the Ö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from Manfred Bietak and Irene Forstner-Müeller, Ausgrabungen im Palastbezirk von Avaris: Vorbericht Tell el-Dab’a/’Ezbet Helmi Spring 2003, Egypt and the Levant 13 [2003], P.39.)

 

 

摩西

聖經在埃及記二章記錄了摩西出生的事件,以色列人顯然仍生活在三角洲的歌珊地區。法老的女兒去尼羅河沐浴時,她發現了嬰兒摩西(出二5)。法老的這個女兒很可能是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後來她自己成為了法老。(Hansen 2003)因此,聖經暗示王室也住在在以色列人居住的歌珊地(出二2-10)。第18王朝法老王的時候,國家首都位於開羅以南13英里的挪弗。在希克索斯人事情之後,因為他們認為皇帝住在哪兒,對於尼羅河東部三角洲的國家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畢俄塔在大巴丘的發掘過程中,發現了摩西時期的一個十英畝的皇家城堡,位於早期亞洲人定居點以西,幾百碼處的伊巴赫爾米(Ezbet Helmi)村。它是在前希克索斯首都阿瓦里斯建立的新皇家中心的一部分。位於尼羅河的培琉喜阿分支曾經流過的地方(尼羅河分支的路線,和三角洲本身,在整個千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畢俄塔發現了兩座在摩西時代(第18王朝)的宮殿。

離河最近的宮殿(宮殿F)較小,可能是河和城堡的二者的望樓。 距河僅30米(100英尺),它建在一個平台上,有一個通往入口的坡道。附近是一個中產階級定居點,工作間,儲藏室,可能還有一個為敬拜儀式用的建築群。(Wood 200447

主宮殿(宮殿G)佔地三英畝,也有通往入口的坡道,入口處有浴室,大型開放式庭院,接待廳和皇室專用公寓。

該遺址應該被鑒定為摩西被撫養的王宮(出二10;徒七20-21),時間和地區都對了;在也是他在十災的時候(出四至十二),對抗法老十一次的地點。如果這是正確的話,那麼雅各在埃及的住所(現代的大巴丘),約瑟的住所和陵墓(現代的大巴丘)以及摩西在出埃及之前,長大的宮殿,及與法老王對抗的宮殿(現代的伊巴赫爾米) 都被發掘了,並位於同一座古老的建築群內。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Heliopolis-Temple.jpg
在赫利奧波利斯的太陽神廟的重建。塞提一世(Seti I,約主前1291年至1279年)在赫利奧波利斯的寺廟模型的基部,在埃及被發現,現在在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Brooklyn Museum of Art)展覽。從這個模型,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能夠重建照片中的赫利奧波利斯太陽神廟。如今,寺院的所有遺物只有一個方尖碑,是獻給第12王朝法老塞索斯托里斯一世(約主前1971年至1928年)的。因此它可能在約瑟時代存在。來自赫利奧波利斯的其他方尖碑已作為禮物發送到各個城市,包括紐約,倫敦和羅馬。紐約的方尖碑豎立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後面。它最初是由圖特摩斯三世(Tuthmosis III,大約主前1504-1450)委託建造的,所以在約瑟時代,不在赫利奧波利斯。

 

 

 蘭塞(Rameses

聖經中提到雅各和他的家人定居在「蘭塞境內的地」,他們在那裡擁有財產。(創四十七1127)聖經還提到,以色列人被用作奴隸來建造蘭塞(出一11),430年後(出十二40)他們離開埃及,從蘭塞離開(出 十二37)。顯然,大多數以色列人在蘭塞及其周圍度過了埃及的寄居的歲月。

雖然古老的蘭塞的位置,多年來引起爭議,在大巴丘和尼羅河東部三角洲周圍村莊的發掘顯示,這座古城就位於此。它位於尼羅河的培琉喜阿分支上,通往地中海,是荷魯斯之路向東的起點。儘管其名稱在整個世紀以來一直在變化,但沿培琉喜阿河和荷魯斯之路的位置,使它成為埃及東部邊界的戰略要地。

實際上,蘭塞這個名字的出現,比以色列人寄居的時候為晚。這是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es the Great,大約主前1279年至1212年)為自己在尼羅河三角洲東部,接近古代“羅瓦蒂/阿瓦里斯/秘魯呢非”東北,所建造的城市的名稱。它被稱為埃及人的培爾-蘭塞(Pi-Rameses)(“拉美西斯的城市”),坐落在現代的昆塔爾村(Qantir)。古代首都的大部分地區,已經通過磁力計進行了勘測。主前13世紀的城市佔地超過4平方英里(10平方公里)。發掘工作已經發現了拉美西斯二世時代的一座宮殿式建築,帶有柱形大廳和相關的馬廄。雖然尚未發掘,但在磁力計測量中,再發現了一個宮殿區域,重要的公共建築,以及一個擁有大道、通道、街道、別墅、庭院和花園的廣闊住宅區。(Pusch 2001

因此,直到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名為蘭塞的城市才被建造。但是它是在雅各,約瑟和摩西居住的同一地點建造的。當雅各移居那裡時(創四十七11),以及當以色列人在「不認識約瑟的新王」下(出一8)之下建造新城(出一11)時,聖經稱該地為蘭塞,直到主前13世紀,該名稱才真正應用於該地點。當該地點的早期名稱不再使用時,後來的抄寫員使用蘭塞的名稱,更新了聖經文本。

猶大王國時期的埃及

在巴比倫帝國時期,先知耶利米和以西結經常提到下埃及的地方。當以色列和猶大首先被亞述人入侵,後來又被巴比倫人入侵,無數猶太人逃到埃及,這兩位先知向他們及其避難城市發言。雖然挪弗最著名的是﹕自主前3世紀起,就成為埃及早期的首批國家首都之一,但聖經後來才提到。先知提到將會有審判的是﹕稱為諾弗(Noph,耶441)和莫夫(Moph,希伯來文;何96),兩者都是挪弗 (象形文字 mn-nfr)的簡稱。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Temple-of-Amun-at-Zoan.jpg
在鎖安的阿蒙(Amun)神廟。掃羅時期,由21王朝的普蘇森尼斯一世(Psusennes I,大約在主前1055年至1004年)建造,寺廟佔地240 x 80碼(220 x 72 m)。前方的是舍順克三世(Sheshonk III)的5號墓(約主前819-767年)。它有一個頂蓋的罐子(cyanotic jar,用來存放死者的器官) ,和聖經中的示撒(Shishak)的心形聖甲蟲(示撒一世,約931-910 BC),所以他也可能被埋葬在這裡。

 

 

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

另一個重要的古王國城市是赫利奧波利斯(希臘語為“太陽城”)。叫做安城(On)(希伯來語,來自象形文字的Iwnw“支柱鎮;創四十一4550;四十六20),這是約瑟的妻子,亞西納(Asenath)之父波提非拉的家鄉。名子拼寫差不多的亞文城(結三十17),也是在上帝的審判之下。耶利米提到伯示麥(希伯來語“太陽之城”;耶四十三13)時,也提到安城在審判之下。這座古城被鑒定為現代開羅北部的泰爾·希恩Tell Hisn)。早在舊王國時期就被提及,在埃及的塞特〔Saite〕時期(主前664-525年),耶利米和以西結時代(Redford 1992a122-23)就已經很桌越。

 

比伯實(Bubastis

比伯實(希伯來語Pibeseth,結三十17;來自象形文字,其意思是“Bastet的房子”-貓女神)也位於三角洲,並在上帝的審判下被提及。這座古老的城市,和今天在扎加齊克(Zagazig)的布巴斯提斯Tell Basta)同時可追溯至舊王國。在第2223王朝(主前109世紀),比伯實(Bubastis)在政治上成為首都。

 

鎖安(Zoan

鎖安(Zoan)是希伯來語的名字,這個地點更多為人知的名字是塔尼(Tanis,希臘語),今天被稱為桑哈杰爾(San el Hagar)。在拉美西斯十一世(第20王朝;主前12世紀)統治期間首次被提及。鎖安取代了蘭塞(秘魯呢非/阿瓦里斯/羅瓦蒂),成為21王朝的官邸(ca. 1081-931 BC)。這可能是由於尼羅河的培琉喜阿分支移位,以及蘭塞港口的喪失所致。有趣的是,來自蘭塞的建築物,雕像和碑石被從尼羅河運到鎖安。示撒一世的住所(約主前931–910年;王上14:25)是《法櫃奇兵》(Indiana Jones’ Raiders of the Lost Ark)的地點。在猶太王國的一段時期中,鎖安是埃及的首都。(賽十九11;十三;三十4;結三十14;請參閱Redford 1992b1106

答比匿(Taphanhes

答比匿(希伯來文;耶二16;四十三7-9;四十四1;四十六14;結三十18)來自埃及名字,意為“配尼亞堡壘”。 配尼亞(Penhase)(如希伯來語非尼哈〔Phinehas〕),意為努比亞Nubian),是主前11世紀一位強勢的將軍,底本斯(Theban)的名字。他曾壓制三角洲的叛亂。今天被確定為東部三角洲的德芬納丘(Tell ed-Defenna)的地點,很可能是在猶太王國時,有人定居的,並在波斯時期變得很重要。當巴比倫人入侵猶太,答比匿成為猶太人的避風港,包括耶利米。先知在這裡對那些向埃及和尼布甲尼撒尋求避難的猶太人,宣布審判。耶利米的預言包括提到,法老合弗拉(Hophra)將被「交在他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手中」(四十三7 – 四十四30)。

訓(Pelusium

訓(希伯來語,源自象形文字“泥巴”;結三十15–16)是埃及極端東北邊界的重要堡壘。在古代也被稱為貝魯西亞(Pelusium希臘語),今天的泰勒-法拉瑪丘Tell el Farama)。

 

密奪(Migdol

出埃及記(出十四2)中提到了密奪(希伯來語的意思是“塔”,是借用埃及文的字詞,表示北部,乃巴比倫時期猶太人在埃及居住的地方(耶四十四:1;四十六14),又是神審判埃及的地點(結二十九10;三十6中的【譯按﹕和合本作﹕色弗尼塔;NIV作﹕from Migdol to Aswan】)。雖然在整個古代近東地區,都是一個流行的地名,但據推測,所有參考文獻都與埃及東部三角洲這同一地點有關。這個城市被鑒定為現代的希布亞一世(Hebua I)的堡壘,可能就是著名的埃及東部邊界的提喳儒(Tjaru)堡壘。

結論

了解埃及歷史(尤其是三角洲地區)的關鍵,就是要知道希克索斯從迦南的南部入侵。在埃及歷史上被稱為第二中期,它導致埃及政治思想的永久改變。從那時起,三角洲特別受到東部的保護。從三角洲地點,定期向迦南發動軍事戰役。於是就常常有法老在東部三角洲坐鎮。

希克索斯人入侵埃及也是埃及以色列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很多以色列人與雅各一同到達三角洲地區。在約瑟統治下,他們生活得相當好(出一7),但是隨著希克索斯人的到來,新的法老「不認識約瑟」(出一8),以色列的命運發生了變化。顯然,這是第一個開始壓迫以色列人的希克索斯法老,而在希克索斯統治下,以色列人建立了比東和蘭塞的積貨城(出一11)。第18王朝,底本斯驅逐了希克索斯人,並建立了埃及的新王國之後,他們也使以色列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正是在這一時期,摩西在三角洲出生,並在王室長大。 80年後,從這個地點離開埃及。

在舊約故事的後期,耶利米書和以西結書再次提到了埃及的北部和南部的許多地點。從他們對居住在埃及的同胞的信息中,可以明顯看出,你可以逃跑,但你不能躲避上帝。祂知道他們在哪裡,祂將審判他們和他們的埃及藏身處。

以色列在埃及的故事與尼羅河三角洲的埃及歷史緊密相關。

 

推薦進一步研究的資源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bascdromcover.jpg 

Bible and Spade CD-ROM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bk-archot%5b1%5d.jpg

Archaeology and  the Old Testament

http://65.61.14.143/image.axd?picture=mosesandGodsMEDIUM.jpg

Moses and the Gods of Egyp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聖經人物在埃及時期的法老

亞伯拉罕 *

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 (ca. 2190–2061 BC) ca. 2090 BC

Abraham entered Egypt to escape famine in Canaan and encounters a Pharaoh. This was during the 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 a time when rulers and their dates are not well known.

約瑟和雅各

12th Dynasty

AMENEMHET II, ca. 1929–1895 BC
ca. 1898 BC Joseph enters Egypt at age 17 and is sold to Potipher

SESOSTRIS II. ca. 1897–1877 BC
ca. 1885 BC Pharaoh makes Joseph Administrator of the Royal Estates
ca. 1876 BC Jacob and his family enter Egypt and Jacob appears before Pharaoh

SESOSTRIS III. ca. 1878–1843 BC
ca. 1859 BC Jacob dies and Joseph obtains permission from Pharaoh to take Jacob’s body to Canaan for burial in the family sepulcher at Hebron

AMENEMHET III. ca. 1843–1797 BC
ca. 1805 BC Joseph dies and is “placed in a coffin in Egypt”

摩西

18th Dynasty

AMENHOTEP I. ca. 1551–1524 BC
ca. 1530 BC edict made by Pharaoh to kill all male Hebrew babies
ca. 1526 BC Moses born

TUTHMOSIS I. ca. 1524–1518 BC; Tuthmosis II. 1518–1504 BC;

HATSHEPSUT, ca. 1503–1483 BC: Tuthmosis III, ca. 1504–1450 BC
ca. 1526–1486 BC Moses educated and lived in the royal court as the adopted son of Pharaoh’s daughter
ca. 1486–1446 BC Moses flees to Midian to escape Pharaoh’s punishment for killing an Egyptian taskmaster
ca. 1483 BC Hatshepsut, or ca. 1450 BC Tuthmosis III, the Pharaoh who died while Moses was in Median

AMENHOTEP IIA. ca. 1450–1446 BC**
ca. 1446 BC Pharaoh of the Exodus who died in the Yam Suph

耶羅波安
22nd Dynasty

SHESHONQ I. ca. 931–910 BC, Biblical Shishak
ca. 931 BC Jeroboam flees to Egypt to escape Solomon

耶利米
26th Dynasty

HOPHRA (Greek Apries), ca. 589–570 BC
ca. 586 BC Jeremiah flees to Egypt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fall of Jerusalem to the Babylonians

耶穌
Roman Era

AUGUSTUS, 30 BC-AD 41
ca. 6–4 BC Joseph and Mary flee to Egypt with the infant Jesus to escape Herod’s Bethlehem death decree

*   Dates for Abraham through Moses are based on an Exodus date of 1446 BC
** For the possibility of both an Amenhotep IIA and an Amenhotep IIB, see William H. Shea, 
Amenhotep II as the Pharaoh of the ExodusBible and Spade 16 (2003): 41-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書目

Aling, Charles
2002 Joseph in Egypt, Second of Six Parts. 
Bible and Spade 15: 35–38.

Hansen, David G.
2003 
Moses and Hatshepsut. Bible and Spade 16: 14–20.

Leprohon, Ronald J.
1992 Egypt, History of: Middle Kingdom-2D Intermediate Period (DYN 11–17). Pp. 345–48 in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2, ed. David N. Freedman. New York: Doubleday

Pusch, Edgar B.
2001 Piramesse. Pp. 48–50 in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Egypt 3, ed. Donald B. Redford.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y, Paul J., Jr.
2004 
The Duration of the Israelite Sojourn in EgyptBible and Spade 17: 33–44.

Redford, Donald B.
1992a Heliopolis. Pp. 122–23 in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3, ed. David N Freedman. New York: Doubleday
1992b Zoan. Pp. 1106–1107 in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6, ed. David N Freedman. New York: Doubleday.

Wood, Bryant G.
1997 The Sons of Jacob: New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Israelites in Egypt
Bible and Spade 10: 53–65.
2004 The Royal Precinct at Rameses. Bible and Spade 17: 45–51.

 

 

分享於﹕https://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1451527481705749

 

 

 

 

 

        

回「聖經考古學」主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