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真道爭辯》下冊
第三十三章
後現代主義
張逸萍
對很多基督徒而言,「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一詞非常神秘,至少有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如果要以一句話來概括後現代,就是﹕質疑現代主義,但是自己卻沒有答案。
此詞始於建築和藝術界,指一種風格。然後,二十世紀的八十、九十年代,哲學家們也採用了,指一種心態、世界觀,或者一堆世界觀(或無世界觀)。
後現代主義包括很多講法、想法,主義,如虛無主義(Nihilism)、相對主義(Relativism)、建構主義(Constructionism)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實用主義(Pragmatism)等,亦有將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包括其內。
現代主義
如果說「後現代」,當然暗示,這是出現於「現代」(Modernism)以後的社會心態。十七世紀以前的世代可以稱為「現代前」(Pre-modernism)。十七世紀開始,因為科技發展,歐洲踏入一個迷信科學萬能的「現代」,其間有兩大特點﹕
1。質疑權威
現代前的社會和人類,只有兩個權威﹕教會和君王。後來有人開始質疑這些權威。在信仰方面,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改教運動以「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為口號,也就是說,以聖經為權威,不是教會為權威;慢慢的,現代人更質疑聖經的權威,於是出現了新神學。
在社會方面的,君主政體瓦解,代之以民主政體、資本主義,接著之後還有共產主義。同樣的原理,也被應用在宗教、道德、社會、政治上,最理想的境界是「自主自治」(autonomy),也就是說,一切憑自己決定。
在科學研究方面,人們也懷疑從前的知識。正如笛卡兒(Descartes)建議我們要對所有事物抱懷疑態度,一切信念需先被證實,才能接受。
2。理智至上
所以,現代是一個理智至上的時代(Age of Reason),個人的頭腦代替了任何權威。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代的培根(Francis
Bacon)表示,科學研究在於征服大自然,利用大自然,所以他說﹕「知識就是力量」。
文藝復興帶來約有二百年的「啟蒙時代」(Enlightenment)。這時代有一些革命性的發展。例如﹕哥白尼(Copernicus)提倡「日心說」的宇宙體系理論;伽利略(Galileo)發現望遠鏡;牛頓(Newton)的理論完全推翻了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科學,他們的發現震撼了歐洲。
所以,現代人很樂觀,對科學寄以厚望,相信科學漸漸進步,有一天可以解決人類的所有問題。
後現代的崛起
在現代主義的理智至上聲音中,已經早有一些哲學家出現,懷疑人的理智。例如﹕休謨(David
Hume)認為科學方法不能帶給我們真正和肯定的真理,他說﹕單靠觀察,我們不可能肯定事情的因和果。康德(Emanuel
Kant)繼續懷疑人的推理能力,他認為我們不可能知道真相,我們只知道自己對現實的察覺。我們不過處理這些感覺,科學是基於人的五官感受,所以不可能有肯定知識。
人們漸漸感到,現代主義雖然帶來一些科技進步,但是在其他方面卻沒有進步。例如﹕
(1)人性沒有改進﹕現代發生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戰。單從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見,科學雖然進步,人類並沒有進步。(2)宗教沒有絕跡﹕科學雖然直接或間接地反抗宗教,但並沒有叫宗教消失。(3)政體失敗﹕歐洲擺脫了君主專制,但是,無論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都不完善,都沒有增加人類的和平與幸福。
還有一點,人們愈來愈懷疑,今天的問題是現代主義所帶來的。所以,他們說﹕「現代主義失敗了。」
有三位哲學家,堪稱後現代大師。他們就是(1)德里達(Jacques
Derrida)﹕他是解構主義(De-constructuralism)的代表人;(2)利奧塔(Jean-Francois
Lyotard)﹕他大力懷疑歷史是否有方向、有意義;(3)傅柯(Michel
Foucault)認為知識都被社會、傳統、權威所左右,所以不是真理。
後現代的特徵
現在讓我們慢慢看後現代主義的特徵,如下﹕
(1)質疑人的理智
現代主義相信人的理智,相信科學。後現代人發現,科學雖然帶來好處,它所帶來的害處也不少。譬如,人雖然發現原子能,但是原子彈卻殺了很多人。他們雖然不是全盤反對理智,但他們對人的理智缺乏信心。人怎樣知道什麼才是合理智?什麼是不合理智?可是,他們沒有答案。不但沒有答案,而且也認為不必尋找答案,這是後現代的一大特點。
甚至在文字方面,後現代的人懷疑我們有沒有可能明白文字的意義,因為每一段文字,甚至每個字,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釋,錯綜複雜。再者,我們常常把多樣化的經歷組織概括,使事物同類化、簡化,忘記了它們的個別性。歷史也有同樣問題,歷史學家經常對事實有偏見,強調歷史上的某事件多於其他,從他們的觀點去書寫。
(2)沒有絕對真理(尤指道德)
現代人對「真理」的概念是﹕準確地、客觀地描寫現實。但後現代的反現實主義者認為「真理」不過是「人的慣例」,對不同的人而言,它可以是不同的,所以語言根本不能表達真理。另一些人更進一步說,真理必須對我們有利益,不在乎理論上的正確與否。
因為後現代多疑和悲觀的態度,他們說,即使有絕對道德這一回事,他們也十分懷疑人們有沒有可能找得到,有沒有力量分辨善惡。所以沒有任何人、任何事物,可稱道德權威。
(3)沒有肯定知識
現代人高舉科學,有鑒定的科學研究方法﹕搜集資料;歸納結論;實驗證明。既然後現代的人認為理智不可靠,對客觀考證已經失去信心,所以認為沒有研究可能建立完全可靠的知識。結果,視乎哪個證據所帶來的結論叫人信服,人就接受哪個。所以,理論能被接納為知識,是說服力,不是科學方法。
另一方面,有一些新的科學發現出現,開始搖動人對科學知識的信心。例如愛因思坦發現光是光波,又是光子;「相對論」「量子物理」(Quantum
Physics)、「測不準原則」(Uncertainty
Principle)。於是後現代人開始想,科學研究有它的極限,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明白真相。古恩(Thomas
Kuhn) 寫了一本書,叫《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他表示,所有科學解釋不過根據當時的思想形態(paradigm),會隨著時間轉變,所以科學理論也隨著時代改變。此書的言論,完全代表了後現代人對科學的觀點。
至於歷史研究,後現代人也不敢肯定誰的歷史記錄可信,因為當歷史學家寫歷史時,也是受了個人偏見所影響,所以沒有肯定的歷史知識。
(4)失去世界觀
現代主義者認為,我們可以客觀去認識外面的世界,構成一個世界觀,這態度叫做「唯實論」(realism)。後現代人對「現實」有一個很特別的觀點,他們否定一個客觀的世界,所以,他們可謂「沒有世界觀」的一代。
他們認為,我們不能客觀地認識外邊的世界,反之,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片面的,這裏一點、那裏一點。例如,我們看見一隻動物,有四隻腳、會走路、一條尾、尾巴不斷搖擺、發出汪汪之聲、身上長毛,於是說﹕「這是一隻狗。」但是,這可能是一隻狼,或者另一種罕有動物。或者,這隻「狗」根本不存在。
(5)文字遊戲
從前的人以為語言是為了準確地表達真理。現在的人開始質疑﹕文字有什麼意義?每一個字都有不同的用途,完全視乎其「上下文」(怎樣使用),這叫做「文字遊戲」。建構主義和解構主義的理論常被應用在文字遊戲上。解構主義者認說,我們不一定可從文字的本身體找到其意義,文字的意義在乎讀者的解釋。同一段文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於是他們所「讀」到的現實也可以不同,人的「感受和觀點」最具決定性,文化、社會、人的經驗。所以,要追蹤詞義的發展過程,研究它怎樣被地域、文化等因素所影響。所以語言不過是社會和文化的慣例,我們是完全嵌入於自己所在的文化中,無法完全脫離其影響。
例如,「狗」一字本身並沒有意思,因為狗有很多不同樣子和種類,大的小的、長毛的短毛的、黑的白的,所以只說「狗」,並沒有讓我們知道什麼。
例如,當我們說「雀巢」,我們可能指樹上鳥雀所棲息的地方;可能指2008年北京世運的體育館;也可能指六十年代的一種髮型;某牌子的飲料……
後現代作者非常喜歡使用隱喻,因為這是一個表達思想的新辦法。也很喜歡以異乎尋常的方式使用文字,他們的寫作通常非常晦澀難明,並以此為榮。每當人讀到一段真正的後現代文字,都會頭昏腦脹。
(6)多元文化
今天是一個資訊時代(Information
Age),電腦是這個時代的象征;加上交通老早發達,所以,人和人、民族和民族之間的距離縮短,所以後現代人常能接觸不同文化。他們在各種不同文化中,取納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例如,一個中國人在家中講中文、購置法國式家具、上班講英語、穿西服、中午吃墨西哥餐、晚間上日本餐廳、然後週末練習瑜伽。這是多元文化的現象。
多元化的現象最影響藝術界和媒體。現代人的藝術注重「獨創性」(originality)。但是,後現代的藝術、建築卻是折衷的、綜合性的,將各文化、風格、建構融合拼貼。例如,我們可能看見一個現代漫畫角色,如Snoopy,穿上古代中國服裝,在電視上為某貨品做廣告。
多元化的選擇也不限於藝術和飲食,也表現在宗教、道德、思想上。後現代的人主張,眾多的道德規範、政治議程、宗教信仰之中,沒有誰比誰優勝,他們認為應該寬容所有宗教、道德觀、文化。因此不但帶來「無根」的感覺,也支持了「道德相對」和「所有宗教殊途同歸」的理念。
(7)歷史無意義、無目的,人類無希望
上文已經提到,後現代人不但質疑科學知識,也不信任歷史研究,歷史學家在攢寫歷史時,都有個人偏見,所以沒有肯定可信的歷史知識。
此外,一向以來,人們認為歷史有其意義,我們可以從中學到道德原則,或成功失敗的道理,這道德模式可以幫助我們面對將來。陳述歷史的意義叫做「超敘述」(metanarrative,又稱為後設敘述、元敘事)。既然歷史學家都是有偏見之人,歷史何來意義?所以,後現代人不相信歷史中有可借鏡之處,同時對將來也不具希望。
從前的人也相信歷史有方向,有目標,例如基督徒相信耶穌會再來,神會審判世界。甚至共產主義也相信歷史是一連串的「正、反、合」階級鬥爭,最終是一個理想的共產社會。後現代人說﹕歷史並沒有方向、沒有意義,它不過是一件事連接另一件事,每一個人也不過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歷史不過是一大堆人天天敲鐘,人類也沒有希望!
批判後現代
(1)並非一無可取
後現代質疑人的理智能力。對基督徒而言,這一點基本是可以接受的。的確,人可以憑理智去明白一些事情,或為人類作出一些貢獻,但是人的理智有限,所以最後人還是需要回到上帝哪兒,按照祂的旨意行事。「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三5)
既然認識科學並非萬能,後現代人比較能接受宗教、信仰、靈界的可能性。雖然他們並不因此歸信真神,但這是一個好開端。
後現代的一大特式是多元文化。對基督徒而言,若非涉及信仰和道德,多元化應該是有益無害,因它更可幫助人拆除文化界線,更有利傳福音。所以,基督徒只需堅持聖經教導(信仰和道德),其他於之無抵觸的事物,我們可以和他人和睦。
(2)以偏概全、違反常理
因為近代很多新科學發現推翻了舊科學觀念,所以,他們說﹕沒有肯定知識,沒有絕對真理。誠然,科學不等於真理,但我們卻不必因為某些科學理論被發現為錯誤,而認為不可能有肯定知識,這不但是以偏概全,而且太悲觀了。同樣地,人可以有某程度上的肯定知識,但卻不是全面性的。我們必須丟棄一切常理,才能同意世界上沒有肯定知識和絕對真理。
至於文字,的確,當我們讀一段文字,我們需要留意上下文,作者的時代背景等,有些字是會因時代背景而且有不同意義。但是,這是一個普通常理可以解決的問題,後現代哲學家因此而表示,文字根本沒有意義,他們是過份誇張、以偏概全、違反常理了。
舉個例,如果一位後現代哲學家被狗咬著,所以疼痛和流血,他總不會說﹕「我們不能肯定知道狗是否能咬人,也不能肯定知道,被咬著的人會痛、會流血。」他也不會說﹕「這只不過是我自己的主觀感受,不一定是客觀事實。」我恐怕當他們大喊﹕「我被狗咬著,救命!救命!」他們不會說﹕這句話完全視乎你怎樣解釋,沒有人清楚知道什麼是「狗」、「狗」這個字沒有意義、怎樣叫做「咬」、「被狗咬」這觀念太籠統,根本沒有意義。當他的傷口愈合之後,他也不會說﹕「狗咬我的『歷史』不可信,因為記載這事件的人可能有偏見。」
(3)終於引至虛無主義
雖然有哲學家認為,後現代和虛無主義有不同。事實上,我們難以否認,上邊所形的後現代思想,不過是「虛無主義」的另一個面目。虛無主義認為,一切都不真實,都「沒有」;後現代主義者說﹕沒有肯定知識、沒有絕對真理、人不必有世界觀、文字也沒有意義,這豈不是等於說﹕一切都是「虛無」?
虛無主義徹底拒絕一切權威,道德,社會習慣的行為。他們通過極端的相對主義或懷疑主義,拒絕一切既定的的信念,虛無主義者認為那些對於權力的掌控都是無效的,並應被對抗。後現代主義亦相信,所謂真理、知識、甚至科學,都不過是權威所控制的,是不可信的。那麼,二者有什麼分別?
所以後現代人活在絕望之中,他們認為﹕人生沒有意義,歷史無目的。正如虛無主義,這樣的心態對人無益。
(4)邏輯矛盾,以子之矛,可攻子之盾
事實上,後現代思想在邏輯上是有漏洞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們可「以其 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
如果文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那麼,他們的寫作豈不是一樣沒有意義?他們所發表的言論,難道就不是一樣可以隨我們的意願去解釋?
如果我們的思想都不可靠、我們對現實的認識都是自己憑主觀拼構而得,那麼,我們憑什麼去認識這是主觀、錯覺?我們怎能肯定後現代的思想才正確?這是一個循環邏輯。此外,我們又怎樣去為人「解構」?
這豈不是聖經所講的「瞎子領路」(太十五14)?的確,這正是後現代人的問題。
後現代和基督徒
所以基督徒需要明白後現代不是為了學術好奇,是為了要知道後現代對教會的影響,怎樣在這樣的心態中保持信仰純正、思想正確,而且還能對後現代人傳福音。
(1)需要改變護教和傳福音的策略
後現代人的確比現代人更接近基督教信仰。他們覺得歷史沒有目的、人類沒有希望,所以他們的心態是無根、失落、頹廢,應該叫基督徒對他們更同情,更願意向他們傳福音,向他們見證自己在基督裏找到心靈的歸宿。我們首先要以口傳揚,「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還需要實際行動。因為後現代人已經對一切失去信心,所以,最有效的不是一套辯詞,卻是在實際生活上見證一個有盼望的人生。
(2)仍需留意
雖然在某程度上,後現代思想可能對基督徒傳福音有利,但是這些「利益」卻不是純粹的,信徒仍需要留意。
例如,「科學萬能」的信念被動搖,他們不再堅持「科學和宗教衝突」,也不堅持「唯物主義」,所以,後現代主義者也不再排斥宗教信仰,但後現代的「宗教」其實是新紀元,他們熱衷於尋求神秘的主觀經驗,渴慕追求「靈性生活」。今天我們常聽見有人自稱﹕「我不是religious的,我是spiritual的」正是這個意思。
後現代主張沒有絕對道德。這一點基督徒不敢苟同。「道德」的意思是什麼?就是﹕「對和錯」的概念。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基督徒怎樣決定呢?神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基督徒要小心不被世俗的思想影響,更要世上做光做鹽。基督徒可以向人見證,只有聖經真理才不受時代和思想的影響,放諸四海而皆準。
(3)對神學和釋經方面的影響
另一方面,基督徒也需要謹慎,上述的後現代特徵,也已經對教會有不良影響。
提倡文字無意義的哲學家也認為,「神」一字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並不能表達真正的意義,所以談論神是沒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見解,可稱新穎的無神論。(請見「各種上帝觀」一文)
文字遊戲也影響了教會內的釋經概念。後現代認為沒有所謂「正確」解釋,這是為了增加思想自由,選擇那個解釋,全由他自己決定。於是由傳統的「作者原意」演變為「讀者會意」。從前神學家認為聖經是神的默示,他們使用各種辦法、工具,去獲得上帝的信息;但現在新趨勢不是研究文本,而是探索經文和讀經者的互動,人讀經之後,有什麼感動,那就是經文的意義。
事實上,後現代人常常使用自己的世界觀為據點,以解釋聖經。例如,同情共產主義的基督徒,在教會中提倡「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解放神學家把聖經看成貧富之爭,而上帝總是站在受迫害的貧困人一邊;「黑色神學」(Black
Theology)把這個爭鬥看為白種人和黑色人種之間的問題;女權神學(Feminine
Theology)則以女人為被迫害者。(請見「現代神學」一文)
==============================
順便一提,在中國教會中,偶爾有人使用「後現代」一詞,但卻非指這個哲學派系,而是指一種現代人的心態,這心態主要是因受了存在主義和新紀元運動的影響而有,都是對昔日高舉「科學、唯物、理性」的一種反彈。所以,今天一般人是主觀的,常常高舉個人的感受,也多少質疑絕對真理和絕對道德;而另一方面,他們也對靈異的事情感興趣,至少他們開始相信在物質世界之外,還有靈界存在。所以,牧師、傳道人、護教者、和一般基督徒都應該明白,這就是我們傳福音對象的世界觀。
結論
說來有趣,如果沒有絕對真理,沒有肯定知識,大家亦失去世界觀(或不必有世界觀),那又何必書寫?何必發表言論?所以筆者建議,哲人學者們,以後來一個「閉口主義」(Shutupism),免得寫的是「滿紙荒唐言」,讀的人也讀得「一把辛酸淚」,何苦來哉!
從科學萬能、人本主義、存在主義、虛無主義,到後現代,一步一步,人丟棄神、抗拒祂,要自己獨立、自己解決問題,結果最後卻懷疑自己是否有力量解決問題、能否得到知識,於是承認自己找不到真理、乾脆說沒有真理。人已完全失落和頹廢,承認人生再沒有意義、歷史沒有目標。但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又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八12)啊!這個世代何等需要祂!
參考書
Curtler, Hugh
Mercer, Rediscovering Values: Coming to
Terms with Postmodernism. Armonk, NY:
W. E. Sharpe, 1997.
Grenz, Stanley J.,
A Primer on Postmodernism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Smith, Huston,
Beyond the Post-Modern Mind.
Wheaton IL: Quest Books, 1996.
Ward, Glenn,
Postmodernism.
Chicago, IL: NTC/Contemporary Publishing, 1997.
White, Heath,
Postmodernism 101: A First Course for
the Curious Christian, Grand Rapids,
MI: BrazosPress, 2006.
(大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