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為真道爭辯》下冊

第三十八章

心理學(上)主要學派  

 

張逸萍

 

 

心理學大概有一百年歷史,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進到西方教會,然後又於二三十年前,進到中國教會。非常可惜,中國基督徒默然接受,毫不批判。筆者遇見不少中國基督徒,甚至牧者,不自覺地誤以為心理學是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 所以希望當讀者們讀完這三篇文章之後,最低限度不會做糊塗人。

請記得,心理學絕對不是基督教的信仰,不接受心理學的人,我們不能叫做異端,也不是「次等」的基督徒。反之,心理學是基督教以外的哲理,基督徒應該小心翼翼,按照聖經來批判它。 基督教只有一個權威,就是聖經。如果任何人認為心理學也是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他是在聖經外另有權威,雖然不能馬上被算為異端,但最低限度,這是一個危險的方向。無論如何,教會不應該壓制任何反對和批判心理學的言論。

 其次,有一點必須先澄清﹕心理學不等於輔導,輔導是可以基於聖經的。當本文講到心理學時,指的是世俗心理學家們的理論,世俗人士的心理輔導或者心理治療是以這些理論為基礎。心理學學派很多,但若要指出其中比較重要、影響力比較大的,有﹕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容格(Carl Jung)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m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中有名的如羅傑斯(Carl Rogers馬斯洛(Abraham Maslow埃利斯(Albert Ellis)的認知治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存在主義心理學(Existential psychology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等等。

本文先介紹其中比較不直接與新紀元運動有關的學派;然後請見「心理學(中)和新紀元運動」介紹其他比較接近新紀元的學派;最後,請讀「心理學(下)和教會」文,進一步討論心理學和教會的問題。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佛洛伊德被譽為心理治療之父,他有一些臭名昭著的理論。其中一個代表性理論是戀母殺父狂(Oedipus complex),他說,每一個男孩都愛上自己的母親,希望和她性交,但因知道父親是他的對手,所以想殺掉父親。對女孩來說,她發現男孩有一個突出的性器官,而自己只有一個洞(這理論叫做陽具妒Penis Envy),所以,她罪怪她的母親使她這樣,於是產生敵意,把愛轉移到父親身上,因為他有那個美好的器官,所以她願意和他性交。還有一個同來的理論,叫嬰兒性慾(infantile sexuality),說人的問題在於他嬰兒時的性慾未得滿足。

今天人都以這些理論為笑話鬧劇,佛洛伊德被視為色情狂,他也被公認為性革命倡導人之一。事實上,有頭腦的人不必憑聖經批判,只單憑常理,就應該丟掉它。

 今天的佛洛伊德派沒有那麼注重嬰兒性慾的問題,但仍強調童年影響人的長成過程——佛洛伊德的精神決定論(psychic determinism)說﹕在我們最早的五六年中,這些力量塑造我們。當我們從一個心理階段到達另一個性心理階段,我們的心理受到我們身邊的人物所影響,尤其是我們的父母,這些影響深藏在我們的無意識中。我們之所以變成我們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無意識主宰我們整個生命。

事實上,佛洛伊德相信無意識(unconscious)比正常意識更能影響人的思想和行動,而且也決定人所做的一切。那麼,無意識豈不是佛洛伊德派理論的基礎?甚至是大部分心理學理論的基礎?可惜,直到今天,潛意識和無意識仍然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東西,有一些學派甚至不同意無意識和潛意識這觀念,或者認它沒有意義。

既然人的問題是往日經歷的結果,而其影響又深藏在人的無意識裏,所以今天治療員,仍然回到人的童年或者往日的經歷去,尋找當事人所受的創傷,其中有一些還使用催眠術幫助。

今天華人教會中流行的「原生家庭探討」「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深度心理學」等等,就是從這個理論一脈相承而來的。即使不使用催眠術,這個理論不但叫基督徒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又叫人感到無望、自憐、不能忘記過往,甚至破壞家庭。請見「心理學(下)和教會」文的討論。

佛洛伊德工作的早期,使用催眠術和可卡因(cocaine);後來他放棄催眠術,改用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和解夢(dream analysis)。他認為是發掘無意識的心理分析法。自由聯想乃心理分析的中心活動,使病人展現他的思想生活和他的夢。藉這樣無拘束的語言表達,和夢的描寫,病人可以向分析者透露自己的無意識,而治療者就能深入明白病人的精神狀況。

 雖然今天的心理學家不會使用可卡因,因為已經不合法,但是,催眠和解夢等類新紀元做法,卻仍然流行在心理治療中。

佛洛伊德還有一個似乎無傷大雅的理論,他把人性分為三個部分﹕以德(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以德的衝動主要是性慾和侵略性本能,但自我和超我有約束能力,於是構成推動的力量,影響大部分的行為。這樣的劃分,根本是普通常理,不過他加上特殊名詞為裝飾而已。

但是根據佛洛伊德,焦慮緊張是約束「性慾和侵略性本能」的結果。佛洛伊德認為道德乃是心理毛病;道德妨礙人本能生理需要,要求莫須有的犧牲。所以,他鼓勵人要擺脫約束,去滿足自己本能的需要。

 

 

羅傑斯(Carl Rogers

有沒有聽說有一類心理治療員不指導案主,只花時間聆聽案主陳述自己的問題?這就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羅傑斯的「非指示自導法」(non-directive)或者「案主中心治療」(Client-Centered Therapy)。治療員不指導當事人,不影響他,只跟他談話,在對話中以支持的觀點加以敘述。例如當事人說明最近某件事很困擾他的生活,治療員在一旁的重複所講出的感受,再以肯定支持,最後由當事人自己去找尋答案、解決方法。

筆者不禁問﹕如果輔導員不指導人,不提供答案,何必支付治療費用?不如獨自把問題想清楚,或者請教於一位自己能信任的前輩,不是更有意義嗎?另一方面,輔導員很難不影響當事人。再者,當基督徒輔導別人,怎能不憑聖經原則去勸導?怎麼能不以基督為中心?以案主為中心,對人有益嗎?

為什麼羅傑斯有這樣的治療法?因為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性本善,有力量朝著光明積極的一方生長。羅傑斯自己也發明了一個「自我理論」(self theory),這個理論假設每一個人都有改變的能力,都在某程度上自由,可以自我指導和成長。他相信天然人的內心是健康和整全的,也許這是羅傑斯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除了強調人性本善之外,他認為人應該由自己去決定價值觀,而不必盲目接受環境或傳統給他的價值觀。他推動所謂「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就是實踐他的自我觀念,換言之,做自己願意做的事。事實上,強調自主自治,反抗傳統道德,是很多心理學家共有的特徵。

於是我們看見,他贊成婚前和婚外性行為,他又高舉他開放式婚姻(open marriage,即夫婦二人同意,可以公開另有性對象),他也認為色情文學無害。至于毒品,羅傑斯認為我們應該多加研究,為人提供更多的資料,讓他們做個明智的選擇。 他在《成為夥伴﹕婚姻和其另類》(Becoming Partners) 表達了他對非傳統(甚至不合法的)婚姻觀和其他類似的主張,包括同居、通奸、淫蕩猥褻等。

羅傑斯的「價值重申」(value clarification)主張也影響了教育界,他教導孩子們以內在的(自己想出來的,也是間接被老師和領導人所影響的)價值觀來代替外在的(例如來自父母、傳統、宗教的)價值觀,結果就是道德敗亡。

羅傑斯自稱發現了三個重要的原則﹕第一個重要的原則是聆聽。他指出人實在需要被聆聽,因為一些難以忍受的事情,如果有人願意聆聽,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忍受。這一點我們需要專家告訴我們嗎?聖經和常理不是早已告訴我們了嗎?第二個重要原則是「真實」(to be real),但是他的「真實」還附帶一點,就是「無條件的自我敬重」(unconditional self-regard),這只是自高自大和自我中心的另一種委婉說法。基督徒怎麼可以無條件(也就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認定自己是好的?若是這樣,基督徒還會自省?還會對付罪?這樣的態度,只能叫基督徒靈命愈來愈衰弱,和神的距離愈來愈遠。第三個重要原則是「人和人之間的愛」,但這只是一種有限的人的愛,並不包括神的愛,也沒有愛神這一回事,所以最後只不過是自愛。

羅傑斯不單否認傳統道德,最後他也參與通靈活動、玩碟仙、甚至參加召魂術。而他晚年的思想也漸漸接近新紀元,他預言將來的人類,不但對道德開放,更對變異意識狀態(冥想)、靈異現象、神秘宗教的觀點感興趣。筆者恐怕羅傑斯的「將來」就是今天。

 

 

弗羅姆(Eric Fromm

心理學或心理治療的派系繁多,但有一位心理學家,雖然不是頂有名,卻必須一提,因為他的理論十分影響教會的教導、基督徒的思想、甚至聖經解釋。這位心理學家就是弗羅姆。

他是一個無神論者。他認為上帝只是代表「至善至美」的一個符號,他和佛洛伊德一樣,覺得相信有神是一種幼稚行為。他相信人必須自愛、自信、自我接納,以發揮自己的潛能。

他發明了「無條件的愛」這一句話,他說﹕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有賴於孩子的表現,但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孩子不必有好行為,也可以贏得她的愛。很多基督徒都以為「無條件的愛」一詞來自聖經,其實這是一個誤會。「無條件的愛」乃來自心理學!誠然,神愛人並不是因為人有什麼好處,「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8)這也是一般基督徒使用「無條件的愛」的意思。

那麼有人問﹕「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約三16)呢?不是說祂愛所有人類嗎?這正是讓我們思想的機會,聖經繼續說﹕「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約三18)「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三36)無條件的愛?事實上,還有很多類似的經文,例如﹕「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約十四21)任何對聖經稍有認識的基督徒,都可以舉一反三。

說到底,罪是必須對付的。神愛我們,所以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解決罪的問題。我們得到救恩之後,祂要求我們長進,生活聖潔。聖經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4-15)「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但聖經並不停在這裏,繼續說﹕「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8-10

所以,「無條件」可不是形容神的愛最佳的形容詞。

今天教會內還滲入了弗羅姆其他教導,因為他非常成功地引用聖經,所以很多基督徒還以為是聖經的道理。他說,如果「愛人如己」是一種美德,愛自己也必然是美德,不是壞事,因為我也是一個人。當聖經說「愛人如己」,乃暗示人必須尊重自己的完整和獨特。所以尊重、愛和了解他人,是不可能對自己沒有愛和了解的。因此自愛和愛人是不能分開的。

可惜這又是一個錯誤的釋經,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廿二37-40)請留意,耶穌只給人兩條命令﹕第一,愛神;第二,愛人,怎樣愛呢?好像愛自己一樣。耶穌沒有第三條誡命,沒有愛自己的誡命。聖經從來沒有命令人去愛自己,因為人定會愛自己,不必提醒,只有愛神和愛人,才需要提醒。

 

 

埃利斯(Albert Ellis

今天佛洛伊德的理論已經落伍,埃利斯的「論理情緒行為治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REBT)是今天最流行的了。埃利斯認為,人的心理問題來自他們的錯誤察覺和錯誤的認知,又因對這些錯誤察覺和認知,而產生感情的反應,結果他們習慣有不健全的行為模式。所以,這個治療法需要反抗案主「不合理性的信念」,強調「深度人生哲理上的改變。

下面是埃利斯的REBT的一個簡短概要﹕

A)「引發經歷」,埃利斯在這一點所用的其他字眼有﹕「活動」、「行動」、或者「發動者」。

B)「個人的信念系統」。包括「不合理性的信念」和「合理性的信念」。

C)「情緒後果」,「合理性的後果」或是「不合理性的後果」。

D)「反抗不合理性的信念」。治療員對抗案主的「不合理性信念」,然後指導案主反抗自己的「不合理性的信念」。

E)「效果」,也叫「作用效果」,有「認知效果」和「行為效果」。

埃利斯解釋說﹕環境(A)的本身不會引起「不健全效果」(C),但是人的「不合理性信念」(B)引起自己的痛苦情緒。所以,他需要把他的思想較正,「反抗」(D)他的「不合理性的信念」(B),代以「合理性的信念」(B)。這樣的過程是為了帶來「認知效果」和「行為效果」(E)。

這個理論不但合聖經,又合常理,但在基督徒熱烈地支持它之前,基督徒必須問﹕「什麼是合理的信念?」

埃利斯是一個公開的無神論者,他屢次在寫作中堅持說﹕相信神是「不合理性的信念」。在他的書《反對宗教》(The Case Against Religion)中,埃利斯宣稱,大部分有組織的宗教的精華是自虐狂和消除內疚的手續,虔誠的人藉此允許自己去享受人生。他又說,宗教和自虐狂,二者都是精神病。一個有虔誠信仰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堅強和獨立自主的人。

埃利斯還有一本很觸目的書,叫做《性無罪》(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   他在書中表示,婚前性行為有好處,也有壞處,但他認為,那些所謂害處不值得擔心,所以他說﹕既然大部分有知識有教育的人,不再視婚前性行為為罪惡,我們不必再為此內疚。他也認為婚外性行為,有好處、也有壞處,可是他看見的是益多害少,所以他的結論是﹕今天的有識之士不再認為通奸本是邪惡的罪惡,不會感到很大的內疚,或完全沒有內疚。

另一方面,我們並不需要埃利斯去教導我們,基督徒都能知道,情緒和行為是彰顯內心(信念)的,因為聖經老早這樣告訴我們﹕「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從人裏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從人心裏,發出惡念……能污穢人。」(可七21-23)「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太十二34-35

基督徒也應該同意﹕聖經原則就是「合理的信念」,我們的心思意念都應以聖經校正。如果我們採取埃利斯的人生哲學,認同他決定什麼是合理和不合理信念的原則,那就正是聖經所講的﹕「心地昏昧……心裏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弗四18-19

 

 

心理學的不良影響

從上邊的介紹可見﹕因為心理學的基本前設於聖經大異,所以我們看見心理學理論中有很多不良果子。總概心理學對社會人士的一般性影響有﹕

1)人性本善的前設

 羅傑斯的案主中心治療法和自我理論,正是人性本善的最好例子。馬斯洛也對人有絕對的信心,他相信,人的本性並不邪惡,如果人有不良表現,那是他在挫折之下的反應。佛洛伊以德似乎沒有正面肯定人性本善,但今天的佛洛伊德派心理輔導把人的問題都推到環境(如父母、或童年經驗)頭上,如果人要解決他的問題,就先要找出誰曾經傷害他。這也是人性本善的另一個表達方式。

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學派都有「人性本善」的前設。當然,非基督徒不能明白人有罪這一回事,我們不能怪責他們。但這卻影響了基督徒心理輔導們也不多提及罪。可是,這又怎樣解決人的問題?尤有甚者,教會講台因為被心理學污染,也不多願意談到罪。

 2)提倡自我主義

有誰沒有聽過自愛、自尊、自信(self-love, self-esteem)、自我實現、自我肯定等名堂?這些觀念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常見字眼,羅傑斯和馬斯洛都經常使用,它們更是充斥於今天的流行心理學裏。不但很多非基督徒把這些態度當作美德,很多基督徒也不知底裏地誤以這些為是聖經教導。但這樣,人就成為自己世界的中心,而上帝卻被推到一旁去,我們也看見很多基督徒無法接受聖經中「捨己」的觀念。

我們必須也留意,這些自我這個、自我那個,也是新紀元思想!事實上,客觀研究早已證實理論沒有效用,不過因為它們迎合人性,所以它仍然在社會上和教會中流行。請看「心理學(中)和新紀元運動」和「心理學(下)和教會」文。  

3)藐視傳統道德

人若自我中心,他不會尊重上帝的道德律;人若以自己本性為善良,他會認定自己的道德觀念是正確的。那麼,一個必然的後果就是藐視傳統道德,或說,藐視聖經裏的道德規範。所以,羅傑斯相信,為了達成自己的潛能,和自我實現,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價值觀。埃利斯認為我們應該根據人的經驗去決定道德法規。

總而言之,這是一般心理學家和人本主義者的道德觀﹕道德是人自己決定的,必須對自己有好處,所以它是相對的。若仍需有所謂道德標準,是為了維持社會次序,不是為了將來有審判。基督徒怎能讓心理學影響自己、染教會呢?

4)倡導性革命

 經驗告訴我們,當人丟棄傳統道德,居首的就在婚姻和性愛問題上彰顯。佛洛伊德的嬰兒性慾、陽具妒、戀母殺父狂等理論,叫人想到自己需要滿足性慾,倡導了性革命。羅傑斯基本上反對所有傳統婚姻性愛觀念。埃利斯也是一位性學專家,他也認為婚前、婚外性行為有很多好處。至於其他心理學派,也是五十步笑百步。雖然我們不能把性革命的責任完全推到心理學家的頭上,但是他們有很大的責任。

 心理治療本以同性戀為病(聖經說它是罪),近年已經以它為另類性行為,並且不贊許治療員幫助改變人的性傾向。你我今天不單看見家庭解瓦,也看見同性戀者走出壁櫥、爭取結婚權利,請記得這是心理學的功勞。

(5)    鼓勵縱容孩子

這些自我主義的理論和寬鬆的道德觀念,不但影響成人,也影響孩子,因為它們影響家長和學校的教養孩童理論。史博嘉(Benjamin Spock)是兒童教養的權威,他首倡不要打孩子,又為孩子的各種不良行為,如撒謊、欺騙、剽竊,尋找藉口。

 事實上,因為今天教養孩子的書籍都認為父母最重要的是鼓勵孩子自愛、自尊、自信,以至父母們似乎都擔心自己對孩子管教太嚴,叫孩子成為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但是,任何留意美國孩童和青少年的各種問題,如成積下降、未婚懷孕、吸毒酗酒,都應該明白這些理論失敗。基督徒父母們,請回到聖經去。

6)精神決定論

佛洛伊德的精神決定論說﹕在我們最早的五六年中的經歷,是塑造我們的力量。這理論現在已經流行如普通常理。今天華人教會中流行的「原生家庭探討」「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等等,就是從這個理論一脈相承而來的。這個理論當然不合聖經,而且叫基督徒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叫人感到無望、自憐、不能忘記過往,甚至破壞家庭。再者,今天最新的研究也把它推翻了,新的研究趨勢是從人的基因和生理著手。基督徒更應該明白,影響人的還有靈界的力量。請見「心理學(下)和教會」更詳細的討論。

7)新紀元運動

現代心理學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影響,就是直接間接地在社會上推動新紀元運動,於是也把新紀元事物帶到教會來。我們可以在心理學中找到﹕新紀元技術,如冥想、催眠、觀想、積極思想等等,或者新紀元思想哲理,如道德相對、自我主義、拒抗權威等等。事實上,基督徒新紀元研究員都同意,從前心理學和邪術早已結緣,今天又和新紀元運動界線難分。請見「心理學(中)和新紀元運動」文更詳細的討論。

 

參考文獻

鮑謹博士夫婦合著,陳張逸萍譯《心理學不合聖經》(Towaco, NJ﹕生命出版社, 2003
張逸萍,《寫給在大學讀心理學的基督徒》(
Penang正道資源,2017)。(免費下載﹕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college_psych/College_psych.pdf 
「心理學理論」(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sychologists/main.htm )網頁。

 

 

 

 

 

回《為真道爭辯》主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