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道争辩》上册
第二章
辩证有神的方法
张逸萍
不同字典对「宗教」一词,有不同定义,但是,总免不了提到,宗教是一套关于宇宙来源的信念,尤其包括对创造者的敬拜。所以如果我们要证明基督教可信,或者要证明任何宗教可信,大概都需要从证明「有神」开始,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逻辑基础。如果神并不存在,那么,基督教或任何宗教都会变得没有意义。这位神是谁?祂的属性如何?容后再讨论。但是我们怎知道有神?
无神论者,如休谟( David
Hume )和康德( Emanual Kant )说,所有证明有神的理论都是归纳[a]和「未经观察的推理」
[b],是不肯定的。言下之意,证据不足,无法证明有神,也无法说服人。那么无神论者怎样证明没有神?他们认为没有需要去证明没有神,因为,神既然是看不见的,所以那些相信有神的人就有责任去说服他们,证明神存在。
另一方面,基督徒哲学家说神的存在并不需要证明,它是存在于人心里面的公理,是「不证自明」(properly
basic)的。的确,神存在的观念,老早存在人心里。人类过去甚少无神论者,历史上大部分人都是有神论者(虽然他们的神观并不统一),只有现代人受唯物科学的影响,才流行无神论。
然而,神存在的辩论不是一件新事,很多哲人曾经参加过讨论。历史上辩证神存在的办法主要有﹕目的论、道德论、宇宙论、本体论。
目的论( Tele
ological argument )
(一)论题
「目的论」是从大自然创造的奇妙、和谐、有秩序,让我们可以知道有一位设计者,而这一位设计者就是创造宇宙万物的神。正如圣经所说﹕「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罗一19-20 )
这方面的例子多著,随便观察天地万物,或是天上星星,这样有纪律地运行,或者人身体各部分功能的奇妙,都可以看见天地并非来自偶然的机遇。它们似乎都有目的,例如生物有各种适应、捕食、保护的本能;而且这个目的是不必跟它们本身有关的,例如,为了种类的生存繁殖,又或者是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使大自然更适合居住等等,它们各有表现、各有贡献。
但是为何不叫这个理论做「设计论」?这名字是怎样来的?原来这个思想开始于亚圭那( Thomas Aquinas )所发表的「五路论证」(Five
Ways),其中的第五点就是现在所讲的目的论(前四点容后再谈)。他的第五点可以简化如下﹕
1。整个大自然,包括无机体,例如星星,都展示出是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运行的。
2。这样有目的、有秩序,显示出有智慧的存在。
3。但是这些无机体本身并没有智慧、没有思想。
4。所以必然有一位有智力的个体(即是上帝)存在,并指挥宇宙万物。
虽然亚圭那的论点着重在万物有「目的」地运行,但从后来基督徒哲学家的理论可见,目的论的重点已慢慢转变为「设计」。
例如皮理( Paley
)的「钟表匠类比」 ( watchmaker
)就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好例子,也许是目的论中最有名的一个类比﹕钟表仪器的组合,非常错综复杂,但它们却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活动,无人能否认钟表有一位制造者。如果钟表的存在,显示它有一位设计者,那么宇宙万物的存在,岂不更显示有一位高超万倍的创造者么?而这一位创造者就是上帝。[1]
克理安提(
Cleanthes
)进一步说,所有设计,例如机器,都显示有一位设计者。机器愈复杂,愈显出设计机器者的伟大;这个世界比任何机器都精细,所以必然有一位非常伟大的设计者。[2]
上文提及无神论者的批评,他们认为证明有神的理论都是一些未经观察的推理,但我们现在所讲的这第一个证明有神理论,已经是一种演绎,也是基于经验的归纳。
目的论最大的敌人是进化论(Evolution)因为进化论似乎解释了宇宙的精细之处,所以很多其他人在亚圭那的论点中稍微作出变化,而去针对进化问题,例如泰勒(
Richard Taylor )说﹕
1。大自然展现出一个为了生存而有的计划,例如猫身体的活动,让它易于捕食;细胞有细胞膜,可以让氧气透过。
2。整个宇宙似乎有「预期适应」(anticipatory
adaptation)功能,早已计划好怎样生存。如果只有物质的自然律,不可能有「预期适应」。
3。心灵和智力是唯一可以让万物有「预期适应」,例如人类可以为一个美丽的将来而早作计划。
4。懂得「预期适应」的心灵不可能是进化的结果,如果说是前因更合理。难道人预期自己需要一个懂得「预期适应」的心灵,所以进化出一个这样的心灵吗?
5。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竞天择,也不可能解释大自然中显然有预先计划,更不可能解释心灵和智力的出现。
[3]
史荣本( Richard
Swinburne
)提出一个比较独特的目的论变化方式。他说,上帝不但创造了一个有秩序的宇宙,也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宇宙。如果真有创造宇宙的上帝,我们可以预期一个美丽的宇宙,而不是一个丑陋的宇宙。如果宇宙只是适者生存,为了实际原因而有,它便不需要美丽。况且美丽本身是需要设计的(例如艺术家的作品是设计而来的,不是凭机遇而有的)。现在宇宙既然是美丽的,我们就可以知道有一位创造宇宙的主宰。
[4]
泰勒(Taylor)还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比喻。有一次,他乘坐火车到威尔斯
(Wales)去,当火车马上要到达威尔斯时,乘客可以看见山坡上有一些用白石子拼成的字﹕「英国铁路局欢迎你来到威尔斯」。泰勒说,乘客可能说,这些石头是从山顶滚下来的,滚、滚、滚,滚了千千万万年,由于机遇,所以刚好拼成一些字和句子;乘客也可以说,有人把这些石子蓄意排在山坡上,为了要传达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当然是——火车到达威尔斯了。[5]的确,天地万物的奇妙,也是为了传扬一个信息——有一位创造万物的真神存在。这也正是罗马书一章19-20节的信息。
(二)对立论点
我们可以预期,无神论者在这一方面,已经提出了很多理由反对目的论的论点,其中以进化论为最强。
(1)现代人认为万物是进化来的,而进化乃是机遇的结果,所以不需要有设计者。
诚然,达尔文(Charles
Darwin)和赫胥黎(J ulian Huxley )等人的进化论、物竞天择( natura l selection
),已经深入现代人的脑袋里,所以,「进化」才是正统观念,「创造」变成迂腐落伍。
康德说﹕虽然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宇宙有计划有秩序,但是我们的经验没有告诉我们,有一位绝对完美至高无上的上帝存在。我们不能从宇宙的设计去证明有一位设计者,也许可以说,所谓「设计」,不过是万物一种相互的关系,造成一个彼此适合的世界。因此康德坚持,设计的本身,不能让我们有肯定的结论。[6]
近代著名的无神论者罗素(Bertrand Russell
)的言论也是好例子,他认为,(a)适应(adaptation)是万物呈现秩序的原因,不一定是设计;(b)适应是进化的结果; (c
)所以这个秩序不是设计来的。[7]
(2)大自然是残酷的,不是完美的,所以可能没有神,即使有神,这个神也不值得去敬拜。
(历代无神论者都喜欢以苦难的问题质疑神存在,请见「苦难的问题」文的讨论。)
休谟之言论,可以代表这一派。既然受造物展现出一位创造主,那么﹕1)受造物是有限的,所以创造主也一定是有限的;2)受造物有缺点,所以创造主也一定不完美;3)可能有众多设计者,正如一栋建筑物,也可能有很多设计者;4)被造物有男女之分,所以创造主也应该有男有女;5)同样地,上帝也一定有眼晴、耳朵、鼻子等身体特性。此外,康德也表示,宇宙如果不是机遇进化而来,必定是由一位不完美的上帝创造。[8]
(3)可能有几个设计者,不是一位全能全智,最高的主宰。
虽然无神论者也同意,进化的可能性极低,但是不等于没有可能,他们仍然努力使用各种诡辩去支持,所以出现了一个「更广的目的论」( Wider T
eleological argument )。这个理论说,宇宙有好些设计者,经过无数次尝试失败,然后最终成功了。
例如,彦华根( Peter
Inwagen
)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说,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宇宙是由一些微粒和力量相互作用而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非常准确。如果这些数字有少许改变,宇宙就只能继续存留几秒钟。他提议说,这个宇宙可能是多位有智能者的工作成果。他们尝试了很多很多的组合,所有其他的组合都失败,只有一个成功;而它的成功,亦完全是机遇的结果。[9]
(4)以大自然为论点,证明神的存在,全本圣经,只有罗马书一章几节的经文,至于旧约则没有。
例如,大卫逊( AB
Davidson )认为旧约从没有使用大自然为有神的论点。[10]
(三)回应反论
我们怎样回应这些论点?
(1)进化论的讨论,容后另章再谈。
(2)苦难的问题,容后另章再谈。
(3)如果说有几个设计者,这并没有推翻有神的论点,只不过这位神,可能不是圣经中的一神,而是很多其他宗教中的「多神」。至于谁对谁错?各种上帝观,容后另章再谈。
(4)圣经时代的无神论者不多,所以圣经并没有大肆讨论,但是绝对不只罗马书第一章,才以大自然说明神的存在。旧约也有很多经文有这样的意思,例如﹕「耶和华我们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将你的荣耀彰显于天。
」(诗八1)「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诗十九1)等等。
道德论( Moral
argument )
道德论其实是目的论的一种变化方式,又或者说,这个理论只是从某一个特别的角度去谈目的论。道德论的意思就是,人心有一个自然的道德律,由此可见有一位创造道德律的主宰。
圣经说﹕
「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
。 」(罗二14-15
)神的话的意思就是,虽然神没有将律法赐给外邦人,外邦人仍然可以凭着他们的良心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人人都有良心,不可能没有,只是敏锐程度不同。这样的道德观念是超越时间、种族、和国界的,可见有一位在所有人类之上,决定和创造道德律的主宰。
举个例,古往今来的人似乎都知道同性恋不对,所以,如果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结婚,他们从来不觉得需要辩解为什么他们和异性结婚,但是如果一个男人想和另一个男人结婚,或者一个女人想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他们必定想尽办法来辩解。虽然他们可能说,这不是道德问题,只不过是社会传统问题。但无论如何,他们需要找借口,这已经显示出,他们明白,那是不对的。
让笔者再举一个例来说明,美国公立学校不对孩子作道德教育,免得涉及宗教价值观而惹来争论。但是近年却来有人提倡,应该教导孩子认识一些人人同意的道德价值,如诚实。由此可见,没有人能抹杀人心里面的道德律。
(一)论题
瑞寿( Rashdall
)的论点,可以代表最典型的道德论证,他说﹕
1。宇宙间存在着一个绝对完美的道德律;
2。思想只能存在于心灵中(不是存在于物质中),绝对完美的思想,必须具备一个绝对完美的心灵。
3。因此,假设有一个绝对完美的心灵存在,是完全合理的事。[11]
其他学者的讲法也差不多,例如,苏奥理( Sorley
)强调道德的客观性。事实上,每一个人都遵守着这个绝对完美的道德律,只是程度不同,所以证明这是一个客观的道德律,并不依靠人而存在,因此也必然有一个至高完美的道德心灵。[12]
叫人惊奇的,就是无神论者(或作不可知论者)康德也支持道德论!他的理论如下﹕
1。人人都快乐和谐是最理想的情形,这是「至高的善」(greatest good)。
2。人人都应该努力达至最高的善。
3。人应该做的事,其实都是他有能力达到的。
4。但如果没有神,人人就不努力去达成「最高的善」。
5。所以我们必须假设神存在,而且有来生,这才可以促进「最高的善」。
所以他的结论是﹕有神论比无神论优胜。[13]
马路德(
Mavrodes
)提出一个非常兴松,但描绘得淋漓尽致的讲法。他说,道德的存在可以解释有神。在一个以罗素哲学为理想的世界中,没有天堂一回事,所以不需要道德,宇宙不过是一大堆原子,而人类生命的尽头就是死亡,所以人的一生不过是为了性爱和享乐。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人类定然走向绝种的厄运。但在实际生命中,如果我们希望有一个比罗素理想更高一点的世界,就必须有道德。所以大家都同意道德是好的,因为如果别人有道德,对我就有好处。但是人人都说,如果他人有道德,我也会有道德,否则我为什么要有道德?马路德的结论是,必须有神,才能有道德律。
[14]
从马路德的论点可见,道德论已经从绝对完美的道德必须存在于绝对完美的心灵的讲法,转移到道德的实际性。但教会史上,还有一个更「实用」的道德应用﹕这就是有名的巴斯蔼衡量法(
Pascal Weigher ) ,他的论点相当简单,他认为只有四种情形﹕
1。如果你过着道德生活,而神不存在,那不会有害;
2。如果你过着道德生活,而神存在,就大有好处;
3。如果你过着放荡生活,而神不存在,那并没有大害;
4。如果你过着放荡生活,而神存在,那就麻烦了。
|
道德生活
|
放荡生活
|
有神
|
有益
|
大害
|
无神
|
无害
|
无大害
|
他的结论是﹕相信有神,有益无害,即使今天的有神论者错了,死后,他们的无神论朋友顶多戏弄他们一句﹕「不是老早告诉你吗!」但如果实在有神,而你不愿意相信,那么后果就不堪切想。[15]
所以,巴斯蔼衡量法是「宁可信其有」的哲学。
(二)对立论点
虽然道德论争取了无神论者康德的支持,但是反对它的仍然大有人在。其中以贝勒( Pierre Bayle)的论点最具代表性,他说﹕
1。邪恶存在;
2。全能的神可以消灭邪恶;
3。良善的神愿意消灭邪恶;
4。但邪恶既然存在,所以神并非全能,亦非良善,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神。[16]
我们常听到相似的论点,例如有人会问,如果有神怎么会有穷人?世界怎么有各种因缺乏道德而来的苦难?为何有孩子生下来就残障?怎么会有各种天灾?
(三)回应反论
邪恶和苦难的存在,是道德论最大的反驳。贝勒的争论,留后另章讨论。请见「苦难的问题」文的讨论。
宇宙论(
Cosmological argument )
这是根据宇宙来源而推论神存在的理论,所以也是一个基于经验的归纳,而不是未经观察的推理。一位今天非常具权威的护教学家贾思乐(Norman
Geisler )认为在证明有神的理论中,这是最强的一个。据他说,他自己最喜欢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东西存在,而不是没有东西存在? 」 (
Why is there something instead of nothing?
)被问者多是摸不着头脑,但如果问﹕为什么有我?为什么有你?为什么有地球?为什么有天地?到最后,最终你总会回到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东西存在?」
简单来说﹕宇宙的存在需要有一个解释,而这个解释总会推论到有神,这就是宇宙论的意思。
(一)历史背景
从前的哲学家已老早讨论「神存在」的题目。譬如柏拉图( Plato )曾经提出「第一因」( First Cause
)的理论。这第一因存在于万物之先,万物从它滋生。柏拉图这样推理﹕任何东西移动,若不是被其他东西推动的话,它就是自己推动自己(S elf-move
)。所以他说,首先,一定有一个「不需推动的推动者」( Unmoved M over
),它自己可以推动其他事情发生。这些自己推动自己的东西(或作灵魂)是自有的,否则没有其他事物存在。所以,一定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灵魂,在推动自己。
[17]
柏拉图称这第一因为「宇宙灵魂」( World S ou l ),或者「第一推动者」( First Mover ),而基督徒明白,第一因就是神。
无论柏拉图或其他哲学家使用什么名字,意思就是说,我(或任何事物)的存在是有原因的,都是依靠其他东西而存在。这样一直推到最初,必然有一位至高无上万物之因。
我们可以举一些实际的日常例子来说明﹕我们都看见过西洋骨牌(Domino),是一块一块,一两寸的立体硬物,人把这些西洋骨牌排列,每块之间留一个距离,不太远也不太近,当玩游戏的人用自己的手指推动第一块骨牌,其他的骨牌就一块接一块倒下来。可见,每一块骨牌都不是自己推动自己,而需要有一个第一因。当然,骨牌被推动的第一因是人的手指,同样道理,宇宙万事万物,都必定有起因。
我们又可以举一个更切身的例子﹕我从何来?当然是父母所生。他们又从何来?我的祖母、祖父又从何而来?如果你相信有创造天地的上帝,你当然会立刻说,第一个人亚当是神创造的。如果你相信进化论,你会追朔到﹕猴子、低等生物、单细胞、分子、原子……大爆炸(Big
Bang),但是大爆炸又从何来?这是科学家所不能解释的,他们也认为这是神学问题,科学不能解决。换言之,万物的起源需要一个解释,而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上帝存在,祂创造万物。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是另一位曾经讨论神存在的古哲。他相信事物从潜在(potential)到实现(actualize)需要外来的力量,例如种子会变作树木,树就是种子的潜在可能性,但是种子需要水份和阳光,才能实现它的潜能。没有事物可以实现自己,
都需要依靠外来的其他事物去实现它潜在的可能性。他称这些使其他事物潜能得以实现的事物为实现者( Actualizer ),而且他认为,无穷追朔(
infinite regression ,或作「无限回归」)是不合理的,意思就是说,
你不可能从一个实现者追朔它的实现者,一直无穷尽地追朔下去,以至没有最开始的第一个,这是不合逻辑的事。亚里士多德并不相信一位独一无上的真神,反之,他推测有四十七到五十五个纯粹的实现者。
[18]
「无穷追朔」的意思是说,宇宙没有起源,一直是这样,永远是这样,这是从前一部分哲学家的想法——宇宙是恒常的(eternal),但是现在科学上的大爆炸理论,证明宇宙有起源,已经把恒常说推翻。
(二)论题
上边已经讲过,亚圭那「五路论证」的第五点,就是今天的目的论。他前四个论点,就是今天的宇宙论,这四点如下﹕
(1)他的第一个论点和亚理士多德的理论差不多,是关于动作(
motion)的,他认为事物从潜能到现实,需要一个实现者;而无限个实现者,或无限多的推动者,是不合理的。所以,一定有第一因,或者第一个不需要其他事物推动的推动者,而这就是上帝。
(2)他的第二个论点是「有效起因」( Efficient cause )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可以引起其他事物的发生,但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成为自己的起因,所以必须有一个「没有起因的起因」(Uncaused
Cause),或称它为「充分原因」(Sufficient Reason),它就是自己的起因,而这就是上帝。
(3)第三个论点是「可能者」(
Possible Being )和「必须者」( Necessary Being
)。很多存在物之所以能存在乃依靠其他存在物,这样的存在物可有可无,所以称为可能者。最后必定有一个存在者,它的存在是必须的,如果它不存在,其他事物就不可能存在。它就是必须者,也就是基督教的上帝。
(4)第四个论点是「完全等级」(
gradation of perfection
)。亚圭那认为宇宙中的存在物有不同程度的完美,如果有不同程度的完美,可以推论出一定有绝对的完美。完美的事物才能产生不及自己那么完美的事物,所以必有一位绝对完美的存在,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上帝。[19]
哲学家笔下各种有关「神」的名字,包括「第一因」、「最初的推动者」( Prime Mover
)、「必需者」、「充分原因」、「不需推动的推动者」等等。
事实上,它们都包含同一个观念,就是﹕宇宙有一个来源。诚然,这些观念并非圣经中的神,因为它们是抽象的、没有位格的。而且,这些哲学家多少有点受到希腊神话的影响,思想比较接近多神论,例如亚里士多德主张有几十个实现者。
亚圭那这四点,其实都是同一个理论,亦即今天护教学家所讲的宇宙论。无论你叫它做第一因、不动的推动者,意思就是说,宇宙有个起因,有个来源。
亚圭那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点,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二人的理论差不多;只有他的第四点稍微不同,比较新鲜。有人认为亚圭那的第一、第二、第三点是水平的宇宙论,而第四点却是垂直的宇宙论。其他神学家和哲学家也曾利用过类似第四点的推论法。
在此笔者也希望提出另一个版本的垂直宇宙论,一点愚见﹕按我们所能明白的,时间应当是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才对,假若一万万万万……年之前是时间的开始,那么,时间开始之前的,若不是时间,那是什么?如果时间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结果一定是矛盾的。举例来说,假若某神学院护教科没有上课时间,也没有下课时间,那就是说可能没有护教科,也可能是老师一直讲过没了。空间也是一样,如果空间没有边界,正如中国古代哲人所讲的,「最大无外,最少无内」,假若一艘太空船,飞到宇宙的尽头,那尽头之外又是什么?难道不仍是宇宙的一部分?一方面,这样看似合理,时间应该是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空间应该没有边界。但另一方面,时间又怎么可能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空间的边界又在那儿?为什么觉得合理的事情,却无法明白、无法想像?甚至觉得不可能?似乎是矛盾,却是现实!虽然现代人有所谓时空连续体观念(Space-time
Continuum),但这也是一般人所无法想像的。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有限的人,我的头脑有限,连最基本的现实也想不通。那么,谁知道真正的答案?那一个心灵可以明白时间和空间的真正情形?谁能创造这样的时间和空间?结论就是﹕只有一位头脑是无限的,才有可能创造和明白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这位就是神。
你曾经想过「我为什么会存在」吗?笔者曾经想过,但是无论怎样也想不出答案来。唯一合理的推理是﹕如果我不存在,就没有一个「我」来问这个问题,我也不可能知道「我」不存在,所以要思想这个问题,就只有证实我自己的存在!如果整个宇宙不存在,有谁可以知道宇宙不存在?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因此必须有一个超越整个宇宙的心灵才能知道!说来有趣,这样的推理只不过又说明了一点,我们的头脑是有限的,而现实是我头脑不可能明白的。那么,谁能明白现实?当然就是创造现实的那一位,也必然是一个无限的心灵,他才能明白,这个心灵就是上帝。
(三)对立论点
我们的无神论朋友休谟和康德不会让我们太寂寞,他们对任何有神论证,都有异议。尤其是休谟,他提供了所有最基本的反论。[20]康德在此也有不少「贡献」。[21]无神论者们的反论,现总括如下﹕
(1)整个宇宙本身不需要一个起因,只有其中的部分( part )需要。
(2)宇宙可以有几个起因。
(3)起因可以是循环的。意即﹕A推动B,B推动C,然后C又推动A。
(4)无穷追朔是可能的。
(5)世界是有限的,因此世界的起因也是有限的,所以神是一个有限的神。
(6)必须者可能只存在于逻辑中,而不在现实中,因为经验和逻辑可以是两回事。逻辑上成立的事物,不一定存在,飞马就是一个好例子。
(7)常见的因果关系不可靠。两件常常发生在一起的事情,不见得定是一个是因,一个是果。例如我们常见﹕公鸡叫,然后太阳升,但是公鸡叫不是太阳升的原因。
(8)建立「必须者」的观念,无疑是从「基于经验的归纳」飞跃到「未经观察的推理」。
(9)
「必须者」一词,意义不清楚,不能让人知道什么。
(四)回应反论
根据贾思乐,宇宙论是难于辩倒的。笔者也同意,从无神论者反对的话可见,他们的论点非常弱,很容易辩倒。如果跟无神论者反对目的论、道德论的论点(进化、苦难)相比,他们反对宇宙论的论点显然是弱得多了。且看看我们怎样回答这些反论﹕
(1)不一定有起因——
「凡事有起因」是我们的经验,为什么独有宇宙不必有起因?无神论者说,「有神论者有责任去证明神存在」,但是以上这个问题,「无神论者也有责任去证明」,因为我们看不见有什么没有起因的事情。此外,有一些哲理说宇宙是恒常的,但当大爆炸理论被接纳后,一般人都同意宇宙有一个开始。
(2)几个起因——如果宇宙有几个起因,宇宙不可能这样和谐,所以必须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起因,宇宙才能和谐。其次,怀疑有几个起因,只不过是多神论而已,不是推翻有神论。多神不是无神,容后再谈各种上帝观。
(3)循环起因——但是谁去开始推动这个循环?这个讲法就好像说宇宙是恒常的,但科学家现在不同意宇宙恒常。
(4)无穷追朔——这是不可能的,就等于说没有开始,而且讨论「无穷追朔」是否可能的问题,就如思想时间有没有开始一样。这样的思想只能证明人有限,却不能证明没有神,也不能证明没有起因。无论如何,这样的态度只不过是避免去面对问题。
(5)第一因可能是有限的,因为宇宙是有限的——宇宙的「必须者」和宇宙的本身不一定需要有同样的实质,正如艺术家和他的艺术品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这是非常武断和非常弱的论点。
(6)存在于逻中的事物,不一定存在于现实中——经历神和经历物质世界事物有异,我们不能因为飞马只存在于逻辑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中,就推论没有神。
(7)常见的因果关系不可靠——同意,但是,这一点只表明,我们不明白所有事物的真相。但不能因为我们不知道所有的事情,就说所有因果关系都是错的,更不能因此推翻神的存在。
(8)宇宙论飞跃至「未经观察的推理」——宇宙论肯定是「基于经验的归纳」,只不过其结论不是物质世界的事物。
(9)
「必须者」一词意义不明——这是一个神存在与否的讨论,不是探讨神属性的讨论,所以「必须者」一词不清晰。换言之,普通启示只是告诉我们,神存在,只有圣经,就是神的特别启示,才将有关神的更多资料告诉我们。
本体论(
Ontological argument )
这个辩证方法是无神论者批评得最多的,他们认为这理论是﹕归纳和未经观察的推理;基督徒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所有证明有神的辩证法中最弱的一个,因为在它的前设中,暗含神存在。它给神的定义,让神不可能不存在,所以一般人都同意这是一个循环逻辑。虽然如此,但直到今天,人对本体论还是非常感兴趣,仍在争论和谈论,大概是因为它能刺激人去思想。
(一)论题
安瑟伦并没有使用「本体论」一词,这是后来的神学家和哲学家慢慢套用出来的。最早的时候,他写了一篇祷告文,他对神倾诉。可见他已经完全接纳神存在的理念。他说神最完美,再没有比神更完美的存在者,甚至不能想象有任何比神更完美的存在者。如果一个完美的存在者,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而另一个同样完美的存在者,却存在于现实中(真实存在),那么,这个真实存在的完美者,当然比那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完美者更完美。既然神是至高无上,祂必须存在,所以只有愚顽人才会说﹕没有神。[22]
扼要﹕
(1)从神的定义可知,神是最完美的,有着所有最完美的性质。
(2)存在是一个良好的性质。
(3)所以神存在。
事实上,亚圭那的第三点和本体论非常接近。他的第三点,神是一个「必须者」,换言之,「存在」是神的属性,如果「必须者」不存在,那是无可法想像的事。说到底,神存在是不证自明的。
(二)对立论点
讽刺本体论的人甚多。基本上,反对的人提出两点﹕
(1)这是循环逻辑,从神的定义(祂最完美)来证明有神,而这样的定义是包括了他的存在。
(2)分不清逻辑和本体(存在),合逻辑的东西不一定存在。我们可以想象各种样不存在的东西,例如飞马。
(三)回应反论
虽然我们不否认,本体论很弱,是一个循环逻辑,而引起了一连串的正反相方辩论。但其中以哈茨桑( Charles Hartsh orne
)的回应比较合理,他说,存在有三类﹕第一类是不能想象的、不合理的,也没有实存例子。第二类是有可能和合理的,但没有实际例子。第三类是有可能,而且合理,也有实际例子。他认为,上帝的存在,暂时可算为第二类。所以,神的存在至少不是没有可能,是有可能的。
虽然如此,「可能存在」和「实际存在」仍然是两回事。哈茨桑继续说,如果第二类的存在物(神),和宇宙其他已经经历到的事物和谐,那么,这存在物就不仅仅是一个可能性,他的存在,比较他的不存在,是更合理的。然后哈茨桑回到宇宙论去,他说,如果神不需要起因,是一个「必须者」,这个「必须者」到底是实际存在,还是大有可能存在,是无法辨别的。所以,我们应该说,上帝有可能存在,又实际存在。[23]
上帝的心灵( God's
Mind )
很多无神论者争论说,有神的证据不足。现代基督徒哲学家彭庭加( Alvin Plantinga
)有一个新的回答。他说,如果相信有神的证据不足,那么,相信其他有意识的生命( conscious life )
,也是一样的证据不足。为什么呢?首先,他自己就是一个身体和心灵联合的例子,人人都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心灵。彭庭加说﹕有时候,我不明白我自己,我也不明白我的学生。我不知道他们的驱体中是否真有一个心灵。科学小说告诉我们,世界上可能有一些机器人,能做所有人能做的事情,但它们是没有意识(心灵)的。
假若我们现在有一个机器人,和人完全一样,无论外貌、肌肤都一样,能吃饭能走路,也能和你对话。这样,我们怎样知道自己身边的朋友是人,还是机器人?请问坐在你旁边的朋友是一个有心灵(mind)的真人,还是一个看似真人的机器人?你怎样证明?
当然,真人和机器人的分别是﹕一个有心灵,一个没有。如果你能证明你的朋友有一个心灵,那么你就可以知道他真的是一个人,不是机器人。怀疑者和实证主义者定会想办法去证实。但实证主义一定最后结论说,我们没有绝对可靠的办法,分辨真人和机器人。
彭庭加说,要证明人有心灵,和证明神存在,有同样的困难。从来没有人见过、摸过一个灵魂、或者一个心灵,然而我们相信人有心灵。如果要问证据,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能接受我们的朋友有一个心灵,是一个真的人,如果说他们是机器人,没有心灵,我们定会被吓坏。
或者,至少说,从我们的朋友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大有可能是真人;他也宣称自己是真人。但是,我们无法用绝对确定的办法去证实他们是人,不是机器人。神存在的辩论也是如此,从神宣称自己存在,并祂的作为而观,我们可以说﹕有神,但我们不可能使用任何物质世界的方法去绝对肯定。
这不是一个证明神存在的办法,但至少是个有趣的益智活动,说明很多人对辩证有神之理论的要求太高,不合理。
[24]
[a]
逻辑上的辩证可以分为归纳( Induction )和演绎( Deduction
)两大类﹕归纳的意思是,根据一个人的经验或者经历,从而推论一个结论。虽然前设可以是真的,但结论可以是真、也可能是假。它是一种推测,并不准确。例如前天下雨,今天下雨,明天也会下雨。演绎法的前设和结论都是必须是真的。例如人都是必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他必死。因此,演绎逻辑比归纳逻辑为强。
[b]
逻辑辩证还有两类,一类是「未经观察的推理」(a
priori),意思就是说,从一个理论或者思想,推论某例子的可能性,没有经验或事实为基础。反之是「基于经验的归纳」(a
posteriori),意即从实有经验归纳某事物的可能性,而很多科学的实验皆属于这一类,因为是经过科学家观察的。当然,「基于经验的归纳」比「未经观察的推理」为强。
[1]William
L. Rowe & William J. Wainwright,
Philosophy of Religion ,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 p. 155-61.
[2]Norman
Geisler & Winfried Cordua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 (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Book House, 1988),p. 95.
[3]Ibid.,
p. 99-101.
[4]Richard
Swinburne, The Existence of God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7),
p. 150-51.
[5]Ronald
H. Nash, Faith & Reason
(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88 ), p. 140.
[6]Geisler
& Cordua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 p. 106.
[7]Ibid.
, p.
97-98.
[8]Geisler
& Cordua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 p. 98.
[9]Rowe
& Wainwright, Philosophy of
Religion, p. 172-183.
[10]Trinity
College of the Bible, course # 753M, Philosophy of Religion,
1998, tape #4.
[11]Geisler
& Cordua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p. 110-11.
[12]Ibid.,
, p.
111-12.
[13]Meye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cassette #5.
[14]Rowe
& Wainwright, Philosophy of
Religion , p. 197-207.
[15]Trinity
College of the Bible, course # 753M, Philosophy of Religion,
cassette #4.
[16]Geisler
& Cordua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 p. 115.
[17]Ibid., p.
150-51.
[18]Ibid., p.
152-53.
[19]Ibid., p.
154-56.
[20]Ibid., p.
165-66.
[21]Ibid., p.
166-68.[22]Alvin
Plantinga, ed.,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From St. Anselm to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Garden City, New York: Anchors Books,
1965), p. x-xi.
[23]Ibid.,
chapter 11.
[24]Trinity
College of the Bible, course # 753M, tape #7.
回《为真道争辩》主页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