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为真道争辩》中册

第二十二章

佛教

张逸萍

 

 

            中国基督徒都应该对佛教有点认识,因为中国始终是一个佛教国家;而中国文化和佛教思想也似乎难于分界。所以,我们传福音的对象中有一部分是虔诚的佛教徒,即使不是,也多受到佛教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

 

来源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伽牟尼。一说他生于566 - 486BC ,[i]另一说释伽是320 - 30BC或者是2422BC的人,但565BC (中国周灵王)的说法比较流行。[ii]释伽乃他的性,意思是「能仁」,牟尼是名字,意即「寂默」。[iii]父亲「净饭王」是当时印度一位国王(部落的领袖),所以释伽出生于贵族。然而,佛教可以说是从印度教而生。当时印度的婆罗门教已经盛行,而且有不同派别的修道团体,神学思想分歧。那时候的印度亦分为十六个大小不同的国家。

 据说释伽母亲一天悠游于园中,正想举手攀枝,不料释伽牟尼却从她右胁而生,这是有名的佛诞故事。出生后七日佛母辞世,释伽由姨母抚养。[iv]据说,他出生的时候,「他诞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莲花,并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说完这话之后,就变成一个普通正常的婴儿了。」[v]

 释伽逐渐长大,有一天他看见农民耕田,人和牛都非常苦,备受虐待,翻土时地下虫子纷纷逃走,似乎已知大祸临头,释伽感触人间痛苦,于是萌生出家之念。[vi]十五岁时,他成为族中的继承人,二十岁结婚,其父为了阻止他出家修行而使用「美人计」,但释伽终于在二十九岁时逃走,访师学道,托钵乞食、传道、打座;最后,由于吃了有毒的食物而去世,死时八十多岁。[vii]后世的人对释伽有很多尊称,例如﹕世尊、如来、天人师、佛……共十多个别号。[viii]

 出家后的释伽曾学习禅定、非想非非想定、乞食维生、并访遍名道。虽然如此,仍觉未能得道,一天他坐在菩提树下,决心若不悟道就不起来,于是一坐四十天,深入禅定妙境,进入神通悟道境界。[ix]

 释伽后来受印度一位频婆裟罗王欢迎,为他建筑「竹林精舍」;这是寺院的开始。之后又建筑「祗园精舍」,就是第一所佛学学院。[x]于是,佛教便慢慢在印度展开。

 

 

佛和佛教是什么?

 佛的意思是什么?佛就是一个觉悟的人,也有人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xi]「自觉」就是自己觉悟了;「觉他」乃是帮助别人去觉悟的意思;「圆满」则是自觉者的人性中的佛性完全发挥了。[xii]

 谁是佛?按狭义而言,是指释伽牟尼,而广义却是指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可以修行成佛。[xiii]佛教主张人性本善,人人都有佛性,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xiv]佛是人,不是神。释伽有一句名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都是自己的主宰。[xv]  

除了佛之外,人常听说有菩萨。菩萨是什么?它的定义是「觉有情」,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xvi]有人说,是信佛之后,愿意度人,以至自救。[xvii]另一说,是「觉悟」之意。[xviii]总而言之,菩萨有某程度的觉悟,但层次不及佛。还有一种叫做「阿罗汉」的,它又是比菩萨低一层次的觉悟者。阿罗汉好比学士,菩萨是硕士,佛是博士。[xix]也有人说﹕菩萨是大乘的,阿罗汉是小乘的。[xx]

 那么,佛教是什么?据净空法师说﹕「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中国人自古喜欢简略,佛陀教育就称做佛教,把陀、育省略掉。佛陀是大智大觉……所以佛陀教育就是智觉宇宙人生的教育,这是佛教的真正面目……它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已经变成宗教了……凡是宗教通通是迷信,佛教里面没有迷信。[xxi]

 以上的一番话,很多人会感到惊讶,因为他们所认识的佛教是一个宗教。净空法师又解释说,今天的社会中有四种不同的佛教。他所讲的第一种,是传统佛教;后来佛教慢慢变成宗教,这是第二种;第三种在日本比较流行,把佛教当作学术,以佛教为哲学,不重视修行(道德的生活);第四种最糟糕,扛着佛教的招牌,但实在却是邪教,这些人不注重道德,而且行邪术。[xxii]

 佛教是宗教吗? 「宗教」一词,有多种定义。如果说,宗教是一套信念和价值观,又或者说,宗教是一个敬拜系统,那么,佛教绝对是宗教。但如果说,宗教乃是对一位超自然神明的敬拜,那么,她也许不是宗教。我们可见于圣严法师的话,他说﹕「佛教…是无神的宗教」。

 佛教徒不把佛当作神来拜,也不认为佛陀是创造主或救赎主。[xxiii]诚然,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他们相信宇宙是恒存的,[xxiv]佛只不过是一位觉悟圆满的人;所以,佛教可算是无神的宗教。[xxv]可是,这里却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是宗教,当然有她崇拜的对象,况且,无人能否认,佛教中的偶像极多。圣严法师又说,佛教徒绝不崇拜神鬼,只崇拜——佛、法、僧三宝,[xxvi] 佛教徒不会把雕刻的像当作菩萨本身,目的只是借着圣像将信仰的力量感通菩萨。[xxvii]换言之,佛教不崇拜创造天地的独一真神,他们崇拜的对象是一些超人,而且为他们雕刻偶像。

 如果佛教所崇拜的是﹕佛、法、僧,那么,一个真正的佛教徒需要经过「归依三宝」的仪式,即﹕归依佛(释伽)、归依法(释伽的道理)、归依僧(向自己的师父行礼);礼毕,就从师父获得三宝证书,成为正式的佛教徒。这是测试谁是正式佛教徒,谁是文化佛教徒的准确办法。

 「三归」的仪式是请一位和尚作证,誓言内容如下﹕

我某某,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 (念三次)

我某某,归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归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邪说。

我某某,归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邪众。[xxviii]

 

 

主要教义

既然佛陀的意思就是觉悟和智慧,而释伽因深深感受到人间疾苦,所以在菩提树下静坐,终于悟道。那么,释伽觉悟了什么道理呢?一般而言,佛教人士常说释伽讲的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事实上,十二因缘和八正道都包括在四圣谛中。而这些道理都是谈及痛苦的原因,和怎样去消灭它。

 

(一)四圣谛

  四圣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论及苦的感受;集谛论及苦的原因,这就是所谓十二因缘;至于灭谛,则论及灭苦之因;道谛讲及灭苦之道,也就是八正道。

 

(1)苦谛

 什么是苦的真谛? 人的生、老、病、死,都充满了悲伤哀悼疼痛痛惜绝望,因为人生下来因有各种感受,所以产生欲望。当不想要的不喜欢的不吸引的色味,临到人身上时;又或者人希望能得到、见到、接触到某些事物,但事与愿违,苦就产生了。

用他们另一句术语来概括;五蕴的执着就是苦。五蕴【音yun】是什么呢?它就是﹕色识。即执着身体执着知觉执着感触执着思想的活动执着意识,所以带来各种痛苦。[xxix]

 

(2)集谛

 集谛乃说明人生烦恼的原因,而使人产生烦恼的,就是「十二因缘」。什么是因缘? 「因」就是事物产生的原因,「因」和「缘」一同推动,于是产生「果」。举一个例,种子是「因」,阳光水份是「缘」,而植物是「果」。以下这十二个「因」和「缘」,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人生的各种痛苦。

 1 。无明——一切恶行之源,烦恼障烦恼道——「无明」是从「本明」来的。 「本明」就是一般佛法里面所讲的「本来面目」或「佛性」。「无明」是怎么造成的呢?答案是﹕迷糊,「本明」一迷糊,就变成「无明」。 「无明」乃为迷惑、不明白之意,在六道轮回投胎前喝了孟婆汤,把过去的事都忘掉,就这么昏一下,就变成「无明」了。[xxx]所以,它是众生轮转,是生和死的根本。(但也有人说佛教人仕,无法解释「无明」的来源。 [xxxi]

 2 。行——人前生行为的善恶,业障业道——「行」代表人的意志,有执行、行动的意思。它会让你觉得身不由己,由于无明,而不得不推演下去,因为有一股必须推演下去的力量,所以一到「无明」,就会生出恶行或善行来。[xxxii]

 3 。识——今生的意识( consciousness )来自前生的业力——人会对事物有所认知,这种认知的能力就是「识」。这个世界上每一样东西,因着人的「识」都会赋予意义。[xxxiii]

 4 。名色——人的身体——有了「识」以后,就生出「名色」来。 「名色」是个简称,所谓「名」就是「名称」。人要给所有事物一个名字,否则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世间事物有了各种色、声、香、味、触、法。[xxxiv]例如,人要辨别冷、暖、香、臭,所以给予名字。

 5 。六入——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在「名色」之下又会生出什么呢?它会生出「六入」。 「六入」是什么?「六入」就是以「六根」去接触到「六尘」。六根乃是眼、耳、鼻、舌、身、意,亦即是说,身体接触外界的「接受器」,借此从外界得到刺激。换言之,因六根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以产生各种反应,然后产生感受。[xxxv]

 6 。触——即接触外界所得的印象——有了「六入」以后,就缘生「触」,就是和外界事物的接触。[xxxvi]

 7 。受——因接受外界的印象,而生苦乐之心,从而产生感受——所以,人的感觉或感受就在这个地方。我们常说,有些人很理性,有些人很感性,所以谓感性,就是表示这个人很有感觉和感受。[xxxvii]

 8 。爱——欲望之意,指坏的方面——「受」又会生出什么来呢?它会生出「爱」。如果有「爱」,当然还包含「恶」(一种相对的情绪),这里简单用「爱」把「恶」也代表了。[xxxviii]换言之,因为对事物有所感受,所以产生爱或恶之心。

 9 。取——因欲望而产生执着之心——有了「爱」以后,接着便是想要得到,「取」就是这么生出来的。所以一有爱,「取」(当然还包括与它相对的「舍」)便生出来。人既有欲望爱恶,就生出取舍之心。[xxxix]

 这一取以后,就生出「有」,「有」就生出「生」,于是生命就生出来了。 (也有说,在「触」时,人就出生了。)有「生」就会「老死」,这就是会生老病死的过程。整个「十二因缘」就是依照上述次第生出来。所以如果人问,生、老、病、死是怎么来的?那就是由「无明」来的。[xl]

 10 。有——即今世所种之「因」,乃业力存在的意思。

 11 。生——由于业力存在,所以再去投胎,生命之开始。

 12 。老死——既然再投胎,生命当然又要面对老和死。

 据佛教徒的解释,这不是慢慢一步一步演变出来的,人只要这么一无明,跟着的十一支因缘马上来了。所以,人心需要清净,就是把一些不好、偏执、不正确的执着去掉,才能破「无明」,而进入「本明」。一个正确觉悟的人,能破除贪、瞋、痴等迷惑,于是烦恼断尽了。

 在此必须一提,佛教并不相信灵魂存在,所有事物都是「缘起」和「缘灭」而有;因缘聚合而生,因缘分散即灭。人不单在轮回时没有灵魂,即使活着的时候,人的身心都不停地在变动。好像种子(因)隐藏地下慢慢生长成为植物(果),藏进去的是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心田(业),出来的却是心理所促成的行为(果)。[xli]无论是物质界或精神界,都是「因缘生法」。[xlii]

 既然所有事物都是「因缘」的结果,所以有佛教徒认为可以「三法印」概括佛教的道理。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1)诸行无常——既然一切由因缘而有,所以宇宙万物所有现象(「行」是现象之意)都是生生灭灭,迁流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佛教常说﹕「无常」,就是这个意思。 (2)诸法无我——既然依靠因缘,所以宇宙间没有孤立而存在的事物(「法」指事物),一切都在时空里彼此关涉,所以也找不到一个真实的「我」,是故「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都是苦之因,「无常即苦,苦即非我」。 (3)涅槃寂静——所以涅槃寂静乃是佛教徒的理想境界,烦恼之火已经息灭,人便达到完全解脱的清凉自在境界。[xliii]

 

(3)灭谛

 什么是灭苦因的圣谛?那就是把集谛里所讲的欲望,毫无保留地消退、停止放弃舍弃放开和放走。生死轮回乃是因有欲望所造成的,所以,欲望若完全消失,生死轮回和种种痛苦也会相继消失。[xliv]

 所以,佛教最终理想就是脱离生死轮回,进入「涅槃」( Nirvana )。而涅槃是什么?请见下面解释。

 

(4)道谛

 道谛就是各种修道脱离痛苦的办法,例如「八正道」,那是佛陀觉悟解脱之道,也就是正道上的八个要素﹕

 1 。正见——正确的认识——即正确地认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就叫做正见。这里所指的知识,并非一般的知识,而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领悟,能正确地知道和醒觉无我的道理。[xlv]换言之,人必须明白,事物的存在,和人心的欲望,都是烦恼的源头。要如此知道,才是真正的认识。所以,正见是超越生死轮回的第一步。

 2 。正思——正确的思想——什么是正确的思想?就是希望脱离世间的思维,愿意从恶愿中解脱的思维,不想伤害任何生命的思维,这就叫做正思维。人必须抛弃自己对世界一切的执着,和抛弃对人、事、和物起伤害的念头,进而超越它们(免受这些念头的束缚) ,加上修行,以至脱离生死轮回。[xlvi]

 3 。正语——正确的说话——指不说谎、不说离间他人的话、不出恶言、不说没有意义的话。世界之所以会发生战争、仇恨、烦恼、和辱骂,皆因此而起。这是使人延续生死轮回和令人痛苦的现象。所以,修行者要持守正语,为的就是要从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xlvii] 

4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杀生、不偷窃、和不做污秽的事:这就是正业。它是指一切有害道德的事情。正业可以帮助人从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xlviii]

 5 。正命——正确的生计——当人放下不正当的生计,而走向正当的生计,这就是正命。所谓不正当的生计乃指靠杀生、偷窃、抢劫、贩卖人口等来赚取金钱而搏得生存。正命也可以帮助人超脱轮回。[xlix]

 6 。正精进— —正确的努力——当一个僧侣起了念头,要努力精进,于是抛下恶性,萌生还未有的善性(念) ,维护、增加、和培育一切已生起之善性。这就称之为正精进。换言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l]

 7 。正念——正确的意识( Right Mindfulness )——人专注于身体,醒觉、和不断地放下他对世界的贪恋和不满,叫做正念。这里的正念指的其实是四念住的修行法门。[li]

 顺便在此一提,「 Mindfulness 」是美国佛教和尚常用的一个词。如果留意,也可以在美国社团所开设的大众课程中看见「 Zen Mindfulness 」(Zen是禅宗)的课程。这是一种松驰办法,但非常接近冥想,事实上,它和真正的冥想难以分界,至少是冥想的初步,所以,它也可算是新纪元技术。

 8 。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当人远离诸欲和恶念,他就慢慢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从离欲而生快乐和喜悦,[lii]而随着喜悦的消失,他便停留在平静、醒觉和专注中,这就叫做正定。它的特质是心思平静和专注。换言之,因着实践佛教的静坐,而进入头脑空白的景界,这就是正式的冥想。

 也许,我们可以在此概括地说,佛教觉得人之所以受苦是由于无明,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以至生出各种欲望。因为有欲望,所以进入生死轮回。若要脱离生死轮回,就必须要注意几方面需。首先,必须放下一切执着和欲望;然后离开恶行,例如撒谎、杀生等等;也要放弃不良的职业和生计。此外,不但在行为上,还要铲除心中恶念,例如不可有贪念或伤害人的念头。但是,最后,最需要的却是禅定,就是冥想。

 

(二)六道轮回

 从上述四圣谛的思想可见,佛教有一终极的目的,就是要跳出轮回,这样才是解决痛苦的最终办法。但什么是轮回呢?轮回乃指人死后,可以投胎,再生到物质世界上来。但来生的际遇,却全视乎今生的「业力」。简而言之,人行善行恶,可以影响来生,善人有好报,恶人得到坏的报应。因此,一个人财运亨通,可能是前世修福善业所致;如果一个人寄人篱下,穷得要命,也是前世恶业所使。这就是俗言所讲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

 佛教的轮回,比较印度教的更复杂,她有六道轮回的观念。所谓六道轮回,简单说,就是指人的灵性,在六个法界中,转来转去,一下子为人,一下子为神明,一下子为畜生,一下子为地狱道中之鬼魂等等。因此,佛教的轮回不像一个圆圈在转,而是由于五恶十善,而上上下下的浮沉。[liii]这六道(轮回的去处)是﹕

 1 。天道——人的一生,若功过相抵之后,积有大功德者,死后便归入天道法界,或为气天界的神明,可以享受短暂的人天福报。天,在人之上,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分。欲界共有六层天,其中的居民乐多于苦,饮食如意,寿命特长。但天道仍然是凭借物质生存的世界,仍有男女爱欲,及物质情欲,因此叫欲界。居此界者,虽能享受短暂的人天福报,但仍在轮回中,未脱生死。时候一到,还需要再去轮回。

 2 。人间道——指物质世界中的人类。人生在世时,若能行十善,一生功过相抵之后,仍积有功德者,其功德虽未能上升气天神,但可再转世为人,和成为富贵之人。至于有过错者,而其过不致于堕落其他恶道,则仍可转世为人,但却成为贫贱之人。如一生功过参半,或无功无过的人,则可转世为平凡的人。人的世界,苦乐交错,或苦多于乐,还有自然界种种的灾害,以及生老病死之苦,与心理上种种忧悲苦恼的冲击。当然,亦会有富贵荣华,赏心乐事,但这一切常是变幻无常,往往乐极生悲。所以,人间道,是苦多于乐。

 3 。畜生道——凡在世不为十善、而为十恶、个性愚痴、背天而行、恶贯满盈,死后若不受地狱种种刑罚,则转为畜生畜生中又分「胎生」(各种野兽,如牛马),此乃第一级;「卵生」(如各种飞禽,如燕或鸡)为第二级;「湿生」(水中动物,如鱼虾)为第三级;最后是「化生」(昆虫,如蚊蝇)为第四级。

 4 。饿鬼道——此法界之众生,常遭饥饿,甚至因口渴而口中出
火。所以,此道众生称为饿鬼。他们在世时,大都是富人,丰衣足食,甚至一掷千金,毫不吝昔,但对乞丐或困苦之人,却无半点怜悯之心。他们在世暴殄天物,不惜五谷,花钱浪费,只管自己享受,而不施舍救济穷人,也不参与公益事业,因此,死后堕入饿鬼道,受饥饿的刑罚。

 5 。阿修罗道——阿修罗道的众生,个性好勇斗狠、诳妄骄诈、生气憎恨,无法清静所以此法界又称魔界,其王为阿修罗魔王。在此法界中,小魔常被魔王控制,而成为魔王的奴隶,痛苦异常。据说来到这法界的人,都是在世时不修忍辱、好胜心强、骄傲、常起嗔恨、不广结善缘,因此死后,才会归入这法界

 6 。地狱道——佛教的地狱甚多,有说共136个。[liv]地狱位居人间地下,苦如牢狱。人在当中,每时每刻,都要受刑罚,在罚刑中痛得死去活来,痛死了,鬼差就用回魂水将他泼醒,又再度受刑。如此不断受刑,度日如年,直到所犯之罪消清,才可解除。那些人会到地狱道受苦呢?如果人生在世,不行十善、反作十恶、骂天骂地、或欺师灭祖、做恶多端,凡此种种,就会造下罪孽,将来死后,一定落入地狱道。

 

(三)天堂的三种说法

 人在轮回时,有可能会到六个不同的地方(六道)去,其中包括地狱;但佛教也认为,人有可能到天堂去。佛教的天堂是什么?它是怎样的?这是佛教内最分歧的题目,没有统一见解,以下是三种常见的讲法﹕

 ( 1 )须弥山

 须弥山上有二十八天,其中的天人或神明仍然有生死轮回,请见下(宇宙观)解释。

 ( 2 )涅槃

 涅槃是佛教徒希望能到达的最高目标。它代表着痛苦的结束,和永远脱离生死轮回。它是一个虚无的境界。佛教相信,人的痛苦来自人的欲望;人有欲望,是因为人能接触和感受到外界。所以,如果一切消失,什么都没有,自己不但没有知觉,甚至连自己也消失了,于是一切痛苦,亦会因而消失。[lv]在涅槃之中,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没有动作、没有行为、没有业(没有因果) 、甚至没有「自我识别」或「自我意识」,于是不但没有痛苦,也没有欢乐。所以,涅槃是再无五蕴的境界,是故无痛苦。[lvi]

 虽然佛教徒对涅槃有不同的见解,但大部分人相信涅槃是指完全的止息。所以,佛教徒常用「空无一物」来强调涅槃的特性,也喜欢使用「入灭」或「圆寂」来形容佛僧之死。这证明佛教是一个悲观和逃避现实的宗教。

 

( 3 )西方净土

 约在公元前后,人们渐渐产生一种信念,以为在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叫做「净土」。只要天天谂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即归依),死后便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不再受轮回之苦。而另一说﹕只要真心诚意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大势至菩萨」都可以,无论念哪一位的名号,若能念到一心不乱、一尘不染的境界,便能带业往生。[lvii]

 这个净土究竟是怎样的?非常有趣,净土和涅槃完全相反,它是极其完美和热闹的。[lviii]净土世界没有山陵谷地,地皆平正,土地柔软,有各种树木,枝叶繁茂,人民的房舍皆装饰华丽,住宅四边有清净浴池。此土不冷不热,人民寿命无量,所欲皆遂、心想事成。其中居住的人也没有恶口、忌妒等类问题。

 须弥山也许不能算为真正的最终去处,因为到须弥山的人,仍未摆脱轮回,还是会死,而且死后去向未知。但若单只看涅槃和西方净土,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境界!可见,佛教的教义互相矛盾至一个地步,完全不能协调,所以,不可能是真理。

 

 

宇宙观[lix] 

(一)须弥山

 上文提到的须弥山,是佛教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可能因为印度有极高的喜马拉雅山,所以影响神学中也有一座玄秘的须弥山。据佛教的观念,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皆绕此山而行,这是佛经中一致的说法。须弥山高128万里,山根浸没水中亦128万里,它比世界任何高山更高。山周有七山七海,在其中一个海,叫做盐水海,当中有四大陆(洲),其中一洲就是我们所住的地球。[lx]

 这山又分为三个层次,就是所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而每一界又有不同的「天」。三界中的所有的天神虽然寿命可能达到几万年,但都未超脱生死轮回。[lxi]

 ( 1 )欲界——再分六个天(地段或层次),其中天神仍有男女关系和食欲意识,仍未跳出生死轮回。当寿命终了,还得降级到人道。

 ( 2 )色界——分十八天(有说二十多个天),在欲界之上,天人寿命更长。

 ( 3 )无色界——分四天,这是最高层次的地方。

 修善业的人(即有道德行为的人),只 能生活在欲界六天,而在色界天及无色界天中,除了色界的一小部分,其余都是修习禅定者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见,对佛教徒而言,善行的价值并不太高,它不及冥想的功效。

 

(二)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

 上文已经提到,佛教的宇宙是以须弥山为中心,日月环绕着它转动,地球也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大洲。须弥山是否实有,当然没有人能肯定;若按今天的术语,它就是一个太阳系。根据佛教,一个须弥山就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又组成一个大千世界。[lxii]

 以须弥山为宇宙中心的观念,诚然跟今天的天文地理知识不同;所以,现代的佛教徒都想办法去自圆其说。一说,须弥山即北极;四大洲乃地球上的大陆。另一说,须弥山系即一太阳系。可惜无论如何解释,都有漏洞,不能协调。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各家对于诸天的说法, 极为不一。

 

 

禅座

上文已提到,愈是高层次的「天堂」,愈需要修禅座(冥想),善行只能把人带到比较低级的天堂。所以,禅座对任何佛教徒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禅座、静坐、或冥想是怎样的呢?美国佛教会派发一本有关静坐的书,书中指出,静坐有三个步骤,即是﹕数息、系心脐下、凝心。该书解释说﹕「静坐入手功夫就是调息,呼吸需细长深远,用意引至脐下……息调顺了以后,就可以开始数息……呼吸一次就计一箇数……经过相当时间的数息之后,思虑渐趋恬静……将注意力集中于脐下小腹,眼虽闭着,但眼光须内视小腹……这样一来就愈微愈静……倘心息不忘,就不能入定。心息相依,经过一箇时期,心便凝然……怎样凝法呢?只须应用一箇数呆字,一呆呆住,什么都不思量,这就是凝心,渐渐地不觉有手,不觉有身,并不觉有我……这是入定。」[lxiii]简单来说,因为专注,所以引至头脑空白。

 佛学专家南怀瑾也说﹕,「至于修炼的方法,佛教禅定之学,与道士修炼内丹之方,其基本形式与习静养神的根柢,完全形似…佛家密咒、手印与道术的符箓法术又多共通之处,于是融合禅定、瑜伽、丹道而为一的后世正统道家内丹修炼方法…」[lxiv]

 圣严法师说﹕「修持」有四部分﹕信、戒、定、慧。信是对佛的信心。戒是五戒十善。定是禅定。慧是禅定而得的智慧。禅定的意思就是「收心摄力而使心力不受外境动摇」,和印度教、中国道教、西洋耶稣教的祈祷一样,禅能叫人体察宗教的崇高价值,身心安乐,一但有此经验,「要他不信也不可」。[lxv]意思就是说人何时禅座或冥想,就可以证明了佛教的道理,又或者说,人在冥想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接受佛教的道理。南怀瑾说﹕「以现代眼光来看,是最有科学精神。[lxvi]

 坐禅还可以带来神通(佛教叫神迹为神通),一切凡夫或仙人,都可以因修禅而得到神通。[lxvii]据说,释伽在他那有名的四十天坐禅悟道中,他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尽通这六种神通境界。[lxviii]历史上还有很多例子﹕八指头陀本来字认得不多,但静坐后,能写诗。其他目不识丁的和尚在禅定之后能写诗和文章的例子很多。[lxix]

 换言之,佛教和其他邪教,或新纪元运动,都有共通之处,就是借着冥想(禅座),使头脑空白,进入变异意识状态,以至人能接受佛教的道理(悟道),或者带来超自然事情(神通)。请见「新纪元运动」(上、中、下)文的讨论。

 

 

道德教训

佛教认为,人若要超脱生死轮回,最有效的是修炼,就是禅座,亦即各种冥想办法;其次需要修行,即道德的生活。佛教宣称,整个佛陀教育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其中的「五戒十善」就是他们最有名的道德教训了。五戒就是﹕[lxx]

 1。 「不杀生」——上至人类,下至昆虫,凡有生命者,不得故杀。一切众生,尤其是指有情的众生(动物),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没 有一个动物会甘心情愿被杀。如果被杀,只是没有抵抗能力而已,可是它们的怨恨之心不会消失。

 2。 「不偷盗」——凡他人之金银财物,乃至一针一草,不得自取。 对一切众生贡献是尽义务,不需要报酬,这是义;不偷盗者接近义。 「不与取」就是偷盗;不与取的意思就是别人没有同意、没有答应,你就取来,这就犯了偷盗。

 3。 「不邪淫」——居家学佛,不需全断淫欲,但只可发生于正常夫妇配偶之间。

4。 「不妄语」——即说不应该说的话,例如﹕撒谎、粗鲁话、挑拨是非,皆是妄语。  

5。 「不饮酒」——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故饮。

 佛教再从「五戒」扩大加深为「十戒与十善」﹕

 不杀生——不杀生Þ救生

不偷盗——不偷盗Þ布施

不邪淫——不邪淫Þ梵行

不妄语——不妄语Þ诚实

            ——不两舌Þ和诤

            ——不恶口Þ爱语

            ——不绮语Þ质直

不饮酒——不贪欲Þ清净

           ——不瞋恚Þ慈悲

           ——不邪见Þ正见[lxxi]

 「不两舌」就是不挑拨是非。「不恶口」即不说粗话。 「不绮语」是不说花言巧语。 「不瞋恚【音chen hui】 」即不发脾气,不生气,不愤怒。「不痴」就是不愚痴。

 从五戒,引出十戒,不作这十样事情,反有相反的行为,就是十善。因不杀生而放生、救生、护生,就是救死扶伤,敬老惜贫,保育幼儿,帮助残障,救人急难,调解纠纷,以及社会福利、公益慈善。因不偷盗而施舍,如缺衣施衣,缺食施食,求财送财,求法说法。因不邪淫而修梵(清净)行。出家人应全断淫欲,在家居士除正式夫妻外,不得乱搞男女关系。因不妄言而说老实话。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的话。不恶口而说温柔话。以及因不贪而修不净观、对治贪欲。此外,也因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

 五戒都是基本的,不能犯的,但是佛教徒相信,有时可以「开戒」。在什么情形可以开戒?和尚们认为,利益众生的时候,特别是在救渡一切众生时,这时候可以开戒。开戒的决定不是为便利自己,而是为利益众生。

 例如,因为有「不杀生」的戒命,所以佛教徒崇尚素食,而中国的和尚和尼姑都是素食的。 (但是日本和尚公开婚姻,吃鱼吃肉,又喝酒,也不烧戒疤。 [lxxii])但是,中国的和尚也会「破斋」。净空法师说﹕释加牟尼当时所定的规条不再适合现代人,佛法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lxxiii]所以,死守规则是不必的。圣严法师也说﹕虽然佛教主张素食,但吃斋与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可亲自去屠宰,也不可叫人为你去杀生,屠宰了买回来吃是可以的。[lxxiv]不但素食可「破」的,「不邪淫」亦然。圣严法师说﹕在五戒中有不杀生和不邪淫,但如果住在海岛,除了捕鱼就没有其他维生办法,或者贫困的妇女,只有卖淫一法,如果为了求生的理由,佛教并不要求他们放弃原来的行业才能归依佛教;他们也没有破戒之罪,但佛教鼓励他们最好以后放弃。[lxxv]

 基督徒都明白,得救不能靠守律法,如果硬性规定守律法,最后只有闹笑话,上边这些事情就是好例子。

 

 

传流、分枝、经典

 从上边的讨论可见,佛教本身分歧甚大,彼此见解不同,派系甚多。

释伽一死,他的教团便分成保守派的「上座部」和革新派的「大众部」。公元100年左右,佛教开始北传与南传。北传(中、日、韩)成为大乘佛教系统。南传(锡兰、缅、泰)成为小乘佛教系统。「乘」是交通工具之意,大乘自称很快能解脱生死轮回而到达涅槃。现在仍有很多小乘僧人不称小乘,而称是「上座部」正传。后来两派人士开始「结集」,搜集释伽的教导。但当时没有纸张,只能口传,所以佛教的道理,开始渗入很多后人的思想,[lxxvi]以致有很多派系从此二乘再分衍而出。

 主张小乘者,认为大乘非佛说;主张大乘者,以小乘为外道。大乘和小乘都相信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轮回等主要信仰。但他们之间的解释可能大有不同。一般而言,大乘比较唯心。唯心的意思就是说,一切宇宙间的事物都是内心的幻觉,并不实存。小乘不唯心,却主张物质不灭,先有物质(色),然后才有精神(心),这是她和大乘最大的分别。[lxxvii]

小乘相信只有一佛,他们不承认人人都能成佛,只有释伽才能成佛,修道的人,顶多可以修到阿罗汉。[lxxviii]可是,大乘不但相信人人可以成佛,而且满天神佛。他们的菩萨甚多,如释伽牟利佛、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藏经》记载,共有三十亿释伽佛、八千定光佛,六万光明佛。[lxxix]

 除了大乘和小乘外,还有显教(非密教)和密教(密宗)之分。密宗就是神秘宗之意,因为他们的秘术特别多。显教视密教为魔说,不清静;密教视显教为不究竟,不明白。

 除了派系繁多,思想不相容之外,佛经的不统一,也是佛教内部一大问题。

 释伽在生,未曾写过一字,死后其弟子搜集他的话,叫做「结集」,「结集」曾经发生过四次。第一次在释伽死后三月;第二次在他死后百年之后;第三次在公元前250年;最后一次,在公元前70年。[lxxx]每一本佛经开始的地方都有「如是我闻」,表示自己听到「佛说的」,于是很多人也制造一些冒牌货,只要加上「如是我闻」便可,所以出现了大量伪经。加上,早期的佛经是口传的,所以各种传各的,各信各的,所以不能保证没有误讹,从前的印度人又不注意历史性考证,有时甚至不知不觉的把印度古文化中的传说加进去。佛经一大堆,龚天民牧师说﹕「佛经量多质杂。」[lxxxi]

 佛教经典分三类﹕经典类(经藏)、戒律类(律藏)、注释类(论藏)。佛经内容多有重复,而且有互相矛盾之处,这是佛僧和佛学专家所承认的。佛经的文字也有不同,有梵文写的、藏文写的、巴利文写的。译成汉文的藏经中有《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阿弥陀经》等等。[lxxxii] 

中国人翻译佛经,翻译了一千年,大概翻译了几万卷,现存的有三千多本五千多卷,圣严法师说﹕「到现在尚无法确切地列出那些是最主要的经典」。[lxxxiii]

 

 

组织

 佛教的僧侣叫做「僧伽」,又名比丘,俗称和尚。女性则叫比丘尼,俗称尼姑。未满二十岁的男女僧人各有不同的名字,但七岁后才可以出家。在众僧侣和信众中,比丘掌大权。但有各种「重难」(如盗贼、性无能等等)则不得出家。出家时要受戒、剃发,和守「十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奢华、不歌舞倡妓、不坐卧高床、不非时食(过中午后不食)、不带金银。比起其他佛教徒所需要守的五戒多了一倍。僧人的服装叫做「袈裟」,是简单、污秽、灰黑色的衣服,但现在的和尚却穿红和金色的礼服。[lxxxiv]

 佛教敬拜的地方叫做佛堂,里面常常摆设花、果、香等。花是代表「因」,水果是代表「果」,提醒人「因果」的道理;灯是代表智慧和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lxxxv]当然佛堂内必有偶像,佛教虽然自称不相信偶像(菩萨圣像)就是菩萨本身,所以不是基督教所讲的罪,他们不过是借着圣像崇拜,而将信仰的力量觉通菩萨。[lxxxvi]

 

 

佛教和基督教

 首先要知道,佛教给人的印像是悲观、逃避、放弃、厌世概括十二因缘和四圣谛,人之所以到尘世受苦,是因为自己有欲望,而欲望乃来自和外界的接触。那么,是不是说,如果一个人和外界没有接触,或没有欲望,对什么事情都完全麻木,毫无感觉,人生就不再痛苦呢?又或者根本不生到世上,那就更好?难怪他们的最高境界是涅槃,是一个空无一物、没有感觉,甚至没有自我意识的地方。

 根据哲学的原则,要判断一个世界观的好坏,第一点是要问﹕人能否按照这一种世界观来生活?例如,人不能依照虚无主义而活,因为,如果人真心接受虚无主义,他终会去自杀;如果人人接受虚无主义,这个世界就再没有人类了。所以,虚无主义不是一个良好的世界观。

 人真的能接受涅槃为最好的归宿吗?无论人的修行有多高深,他真的能摆脱所有欲望和感情,以至他不再感到痛苦吗?(不执着和没有感觉是两回事)非常有趣,释迦晚年,他的两个大弟子都先他去世,这「使他感到落寂而凄怆」,对人说﹕「比丘们呀!自从[他们] … …逝世以后,这个集会,对我而言,真是空虚不堪。不见他们两人的面孔,使我寂寞愁伤。」如果连释迦自己都做不到完全没有感觉,那又何况其他人呢[lxxxvii]?所以,这是一种不可能的世界观。

 基督徒相信痛苦来自罪恶,不是因为人有感觉。感觉可以是良好和快乐的,不一定是痛苦的。普通常理也这样告诉我们。一个没有罪恶的地方就没有痛苦,所以耶稣来,是解决人的罪的问题,没有罪恶的地方才是天堂去。

 基督赐人力量面对人生痛苦,而不是逃避。耶稣告诉我们,在世界上人有苦难,但在祂里面有平安(约十四-十六)。圣经说﹕「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腓四7)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是胜一筹的。

 此外,我们也要问,佛教徒果真愿意进入涅槃吗?涅槃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吗?基督徒不但能面对痛苦,而且死后,还可以和主耶稣同在,永享天堂的福乐。在那里,「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启廿一4)净土宗之所以大受欢迎,乃因据说阿弥陀佛可以带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涅槃。西方净土,虽然很接近圣经中的天堂,但毕竟是根据物质世界的想像。任何人愿意读圣经的话,都可以看得出这一点。

 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必须问,涅槃是真的吗?抑或西方极乐世界才是真的?既然二者互相矛盾,就不可能同时都是真的。到底基督教和佛教那一个可信?圣经可信,因为它有很多证据。佛经可信吗?哪一本佛经才可信?就这一点,人已经不能决定,即使和尚们的意见都不一致。

 即使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释伽牟尼教导的佛经,人又如何相信他在菩提树下四十天禅坐,所悟得的道理,就是真理?他的真理是怎样得来的?真理可借进入冥想得来?这一切我们都不能不怀疑,恐怕这不过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前设,是释伽受了当时印度教的影响而有的观念。如果这一点不能确立,整个佛教的教导就得被质疑。无论如何,禅坐或冥想,和现在的新纪元技术无异。但为何不见今天其他冥想的人,能悟到跟释伽一样的道理?

 此外,基督教的圣经乃是上帝的默示,非人冥想悟道的产品。至于怎样知道圣经是上帝的启示,请见列举基督教证据的各文章。

 谈到证据,佛教徒很可能使用佛教历史上各种神通(超自然事情)作为佛教的证据。然而,世界上有那个宗教没有神通的?显教虽然藐视密教,但密教的神通比显教多,那就证明神通本身并非证据。即使一定要谈神通,基督的复活岂不是最大的神通吗?圣经里的神通(神迹)多的是。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去思想、去比较,人都应该选择基督教,不是佛教。

 

 



[i] 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台北﹕校园书房, 1995年), p. 24-27 。[ii]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台北﹕古老文化事业, 1999年), p.44-45 。[iii]同上, p. 47 。[iv]同上, p. 47-49 。[v]取自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2004年四月网版, http://www.blia.org.tw/education/03/03-b01.htm [vi]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 p. 56 。[vii]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32-34 。[viii]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 p. 85 。[ix]同上, p. 61-68 。[x]同上, p. 71-72 。[xi]林世敏,《佛教的精神与特式》 ( Moraga,CA:大觉莲社,民国75年), p.103 。[xii]净空法师,《认识佛教﹕幸福美满的教育》 (台南﹕台南净宗学会,民84年), p. 3-4 。[xiii]林世敏, 《佛教的精神与特式》, p.104-05 。[xiv]同上, p.14 。[xv]同上, p.9 。[xvi]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81 。[xvii]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中报, 1987年), p.8。[xviii]净空法师,《认识佛教﹕幸福美满的教育》 , p. 74 。[xix]同上, p. 19 。[xx]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177 。[xxi]净空法师, 「认识佛教」(一九九0年讲于新加坡)(  http﹕//ww w.mahayana.us/sutra/books/0363.htm   )。[xxii]释净空,《认识佛教》 (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p. 7。[xxiii]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 , p.30。[xxiv]林世敏,《佛教的精神与特式》 , p.18 。[xxv]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30。[xxvi]同上, p.55。[xxvii]同上, p.68。[xxviii]同上, p.29。[xxix] Digha Nikaya 22 Maha-satipatthana Sutta (巴利经藏长部第二十二卷) ,( 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dn/dn.22.0.than.html )。 [xxx]取自「圆觉宗」网版http://www.obf.org.tw/new/intro1/master_03_04_26.htm (2004年四月)[xxxi]龚天民, 《 「认识佛教」讲座》 , p. 73。[xxxii]「圆觉宗」网版。[xxxiii]同上。[xxxiv]同上。[xxxv]同上。[xxxvi]同上。[xxxvii]同上。[xxxviii]同上。[xxxix]同上。[xl]同上。[xli]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49-54。[xlii]同上, p.51-54。[xliii]陈琼璀,「三法印」( www.buddhismmiufa.org.hk/bu d dhism/general/threeseal.htm , Dec 2005. );于凌波着,人间佛陀及其基本教理(Bronx , NY ﹕美国佛教会, 2003 ),第七讲;《佛学入门》(佛陀教育基金会),页131-34。[xliv] Digha Nikaya 22 Maha-satipatthana Sutta (巴利经藏长部第二十二卷) ,( 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dn/dn.22.0.than.html )。[xlv]取自﹕佛教正法维护网( http://www. budd hasasana . org/8path.htm ),2004年四月  [xlvi]同上。[xlvii]同上。[xlviii]同上。[xlix]同上。[l]同上。[li]同上。[lii]同上。[liii]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 , p.47-49。[liv]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41-44 。[lv]龚天民, 《 「认识佛教」讲座》 , p.36-42 。[lvi]佛教正法维护网。[lvii]宣化上人讲,「西方极乐是君家」( http://book.bfnn.org/books2/1851 . htm#a104 )。[lviii]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140-46 。[lix]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28-31 ; http://home.kimo.com.tw/taiwan0s/new286.htm , 十二月,2005年。[lx]龚天民,《佛教的研究及批判》 ,第一集(台北﹕道声, 1998年), p. 57-60 。[lxi]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28-31 。[lxii]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82-83。[lxiii] 定真编写,《静坐》 ( New York: 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国佛教会 ), p. 49-50 。[lxiv]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台北﹕老古文化, 1995 ), p.41-42 。[lxv]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85-86。[lxvi]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 p. 192 。[lxvii]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66-67。[lxviii]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 p. 66 。[lxix]林世敏,《佛教的精神与特式》 , p.49-51 。[lxx]  http://buddhapark.myweb.hinet.net/Series/Buddhism/buddhism-10.htm  , 2005 年12月 [lxxi]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23。[lxxii]龚天民,《佛教的研究及批判》 ,第一集, p. 93 。[lxxiii]净空法师,《认识佛教﹕幸福美满的教育》 , p. 70-71 。[lxxiv]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24-25。[lxxv]同上, p.35。[lxxvi]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49-51 。[lxxvii]同上, p. 71-74 。[lxxviii]同上, p. 69-70 ,82-83 。[lxxix]同上, p. 76-77 ;净空法师,《认识佛教﹕幸福美满的教育》 , p. 34。[lxxx]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 144-146。[lxxxi]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54 。[lxxxii]同上, p. 54-58 。[lxxxiii]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146-47。[lxxxiv]龚天民,《 「认识佛教」讲座》 , p. 59-62 。[lxxxv]净空法师,《认识佛教﹕幸福美满的教育》 , p. 200-01 。[lxxxvi]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 p.68。[lxxxvii] 于凌波着,《人间佛陀及其基本教理》(Bronx , NY ﹕美国佛教会, 2003 ), p. 191-193。

 

 

 

回《为真道争辩》主

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