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为真道争辩》下册

第四十四章

灵修神学  

张逸萍

 

 

 

今天的人营营役役,到处看见人心险恶,谁能不叹息?谁不愿意有一个心灵的世外桃园?身为基督徒,当然更希望能藏身主怀,这是绝对可以理解的心情。有一些基督徒担心自己不长进,看不见自己灵性有突破,于是想,也许不能再殷循了,必须找一点什么操练法帮助,好得着额外的能力。诚然,这也是用心良苦。所以,近年在中国教会有人推动灵修神学,深受一般基督徒欢迎。可是,灵修神学是否正途?有危险吗?

 

 

一点历史背景

「灵修神学」这个名字翻译得妙极了。有何基督徒不喜欢灵修?但原来这个名字的英文是「 Mystical Theology 」,[1] 直接的翻译是﹕基督教奥秘宗、密宗、或神秘宗,因为灵修神学不过就是天主教中世纪修道院中的修士的神秘操练。

其中重要人物有圣方济( Francis of Assissi )、大兰德( Teresa of Avila )、十字架的约翰( John the Cross )、罗伦斯弟兄( Brother Lawrence )、梅顿( Thomas Merton )、卢云( Henri J. Nouwen )、恩德晓( Evelyn Underhill )等等,一般被称为基督教神秘主义者( Christian mystics )。

今天华人教会中常听见的有「归心祈祷」( Centering Prayer ,或正心祈祷)、「默观式祈祷」( Contemplative Prayer )、 「读经颂祷」 ( Lectio Divina ,读祷)等,有时干脆叫「默想」(Meditation) 。

 

 

灵修办法有如冥想技术

东方宗教和新纪元运动中的冥想,虽然有不同名字,手续也有少许不同,但是最终目的不外使头脑空白。怎样使头脑空白呢?留意呼吸,重复咒语( mantra ,口诀),集中精神于一点、一件事、一个影像等(观想, visualize ),最后头脑空白,进入冥想状态,到达忘我,甚至感到自己和天地合一。请见「新纪元运动」(中)一文。

这些步骤,我们都可以在灵修神学的操练中找到,让我列举一些语录为例﹕

1 。呼吸—— 「放松,觉察基督的同在。吸气(心中说﹕『神的安息。』);呼气(心中说﹕『我的疲乏。』)重复此过程,直至你开始宁静下来……静默,等候……静默……等候…… [2] 但是,圣经什么地方强调亲近神要留意呼吸?没有,瑜伽等东方冥想却有。

2 。重复咒语—— 「不要分析经文……不断地重复那一个字,或那一句子;不要急于去思考和应用经文的教训,而是在不断重复中……渐渐只集中在一两个字上。〔例〕﹕ 『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慢慢只留下『显大』或『基督』,其他字句全淡出。」[3] 但是,这不过是用「显大」或「基督」作咒语,正如瑜伽使用「OM」为咒语。但耶稣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太六7

3 。观想—— 「我们活泼运用想像,在心灵中重建事件的每一细节,然后投入活在其中,运用我们的感官去察看、聆听、嗅闻、触摸…… 」 。 [4]「想像自己走过一个可爱的森林小径。 ……尝试感到微风迎面而来……用你的所有官感去经历这样的风景……走到一个草原……升到云层之上。想像自己的灵体发光,离开肉身……在创造主面前……聆听他的话…… [5]但是,这是最典型的新纪元观想技术。

4 。头脑空白—— 「若有任何[心思的]打扰,不要刻意对抗或停留在它们身上,只『以渴慕的心转向耶稣来驱散它们』 …… [6] 另一位说﹕「所有思想、所有观念、所有影像,必须被遗忘,而我们赤裸的爱(赤裸,因为思想被剥除)却要升向上帝…… [7] 这些基督徒神秘主义者都在说﹕除掉思想。但是,圣经从不吩咐我们倒空心思。

5 。忘我,与神合一—— 「天主教的灵修神学学者经常尽量去描写这种深切关系和高峰经历( peak experience ),高峰经历就是完全浑然忘我,自己已经不是自己,甚至经历过后,亦说不出那种经历,那是一种完全令整个人消逝的关系。天主教神学传统就是响往和神的关系到这种高峰关系。他们追求最高峰就是与神联合( Union with God …… 」但是[8],这和印度教或新纪元冥想的最高峰(与天地合一)有什么分别?

请再读「新纪元运动」(中)文的例子。请问灵修神学操练和新纪元冥想有什么不一样?大同小异?

诚然,不是每一个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所推荐的办法都如此明显,但他们似乎都认为祈祷就是停止思想。例如当盖恩夫人( Madame Jeanne Guyon )谈祈祷方法,她说﹕「注意!你最紧要的练习,是在神的面前,所以你的目的,是要停住你的心思,过于运用你的悟性。 」[9]

 

 

神秘经历

(一)几个阶段

根据一些分析,操练的人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 1 )醒觉——就是当人为神所感召,进入与上帝的直接相会;( 2 )净化——这是一个苦恼和孤寂的过程,很多操练者称这阶段为「灵魂的黑夜」;( 3 )光照——光照并非一般福音派信徒所讲的,却是因冥想而意识产生变化,他们形容这样的意识为更清晰的察觉,或意识的提升;( 4 )联合——最后一步就是与上帝联合。[10]

暂不提第一和第二段,我们很容易看见,第三阶段的光照,就是今天新纪元所讲的变异意识状态,或作冥想状态,新纪元人物也喜欢称之为「更高意识」。第四阶段的联合,虽然说是和神联合,但所有冥想技术的最高峰也被形容为「与宇宙联合」「天地与我原为一」等。所以,这又是一个好明证,这些操练,不过是新纪元冥想的经历。

(二)愉快的感觉

为什么人会喜欢这样的经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它给人愉快的良好感觉。十架约翰形容他的经历为「黑夜」,但「灵魂充满某种光彩和壮丽,洋溢着恩典,涌现的愉快,远超任何自然途径能获得。」 [11]另一个形容说﹕「一种温暖的愉悦,从我心中扩散至整个人,神的临在,使我深刻受感动……势不可挡的极乐淹没了我。」[12] 事实上,很多非基督徒冥想,很多基督徒追求方言或其他灵恩,也是因为喜欢这样的良好感觉。为美好感觉而亲近神,这样的动机度值得三思。圣经说﹕「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约壹五3 )所以,爱神不是一种感觉,请见「灵恩运动」文中对美好感觉的讨论。

(三)超自然经历

灵修祈祷不但带来神秘而美好的经历,有时还会带来超自然现象。例如得到圣痕( stigma ,没有自然解释的伤痕)、他心通(telepathy) 、超自然地飘浮( levitation )、分身术( bi-location ,同时在不同地点出现)、脸上发光、物质超自然地增加(好像耶稣的五饼二鱼神迹),有更多人宣称自己看见耶稣、圣母或其他圣人,从他们得到信息。[13] 正如灵恩运动中出现各种超自然事物,基督教神秘主义亦然。请见「灵恩运动」文对神迹奇事的讨论。

(四)聆听的问题

灵修神学中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教导﹕在安静等候神时,尝试着听见神的声音。例如﹕在灵修时候,「首先听见好像有人在花园中行走的响声;接着是一种隐隐可闻之声,但仍不清楚,接着就是快乐的一刹那……变为完全可理解的话语,如同一位深交好友所说的话那么热情、亲密,和清楚;接着就是生命和光进入人心灵里面,能够在灵里见到耶稣,在祂怀里安息…… [14]

虽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典型的神秘经历,但有一个相当遍的教导是﹕灵修的时候,每读一节经文,静下来听一听,甚至停止思想,希望听到什么奇异的话语。但是﹕

1。笔者相信,所谓「神对我们讲话」,在一般情形下,不是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因为神只在有特别需要时,才让我们经历到神迹。圣经有例﹕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神每天赐吗哪(出十六35),直到他们进迦南, 「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吗哪了。 」(书五12)神不会因为他们懒得耕种,或者觉得好玩,赐下吗哪。

2 。请不要忘记﹕圣经就是神的话,所以读圣经,就是神和我们讲话!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三16 )哪需另觅途径?若忘记圣经就是神的话,以为读经之后,神会另和我们讲话,这是后现代新正统的圣经观。 (请见「现代神学」文。)

3。希望读经时有亮光,知道怎样应用在生活上,或者明白神对我们有什么实际的指引,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预期或规定上帝在我们灵修的时候(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内回应我们的祈求。神有很多办法给我们指示,不必着急,「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 」(诗廿五12

 

 

带来教义错误

无可否认,天主教神秘主义者的写作,流露着一股对神的深切的渴慕,有很多值得阅读的地方。但是,其中一些人,在追求属灵经历过程中,思想改变,呈现泛神思想,甚至高举「所有宗教殊途同归」。

首举的是梅顿,他和佛教的关系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他本是一个天主教修士,后来遇上一位佛教徒,鼓励他研究天主教神秘主义,于是他开始相信所有宗教「本是统一」,可从神秘经历明白。他表示,禅宗借着冥想和默观,为人提供最纯净的意识,引往基督的救恩的真意。他甚至公然表示﹕「基督教的更新就是基督徒对亚洲的宗教开放,梵蒂冈第二次会议已经开始『承认、保存、促进各宗教所有的属性和道德的好处。』」[15]

恩德晓因为追求属灵经历,曾受到邪教影响,所以离开她长大的英国国教。之后,她对罗马天主教极感兴趣,虽然没有正式成为天主教徒,但她在一些天主教学者影响之下,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 [16] 她曾表示﹕「每一个伟大的宗教,都源于一些人的特殊经历,他们为人揭露属灵事实……我们知道,回教是是永恒[上帝]向先知穆罕默德的直接启示…… [17]

上边两位基督教神秘主义者因为和异教早有接触,所以支持「所有宗教殊途同归」,其他人未必曾受异教的影响,但因神秘经历而思想近异教,并不罕见。例如,十架约翰提倡一个神秘的、狂喜的与神联合的经历,他描写这个经有如登山,当到达山顶,可以与神联合。有很多途径可以登山,但是十架约翰以「 Nada 」形容它。 「 Nada 」就是没有什么、空无一物之意。所以有人甚至把「佛教徒」的标签加在他身上。[18]

又因神秘经历的最高峰是与天地合一,或作与神合一,所以基督教神秘主义者可能不自觉地有点泛神思想。例如,大兰德将她与神相交的神秘经历形容为「灵性的婚姻」,因其结果乃是与神联合,有如水点滴在江河或水泉中,与之溶合,完全分不开。[19]

《属灵操练礼赞》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虽然是基督教书籍,也赞同天主教神学,如忏悔;[20] 作者亦鼓励人解梦和写梦境日记,一如新纪元心理学家。[21]最后,笔者愿意提醒大家,天主教那些在圣经里找不到的教义,例如敬拜马利亚,炼狱,玫瑰经,都是天主教徒自称自己在异像中所得的启示。

在中国教会领先推动出天主教灵修神学的温伟耀博士,曾指出它的弱点,其中之一是 ﹕「因为纯感性……容易发生在教义上的扭曲或信仰上的危机。 ……客观性对教义的挑战少了……什么都可以包容,耶稣是什么也可以,那么只要能帮助感性更加深的,便什么也是对的。 ……其他宗教的经验也被接纳,这就是发展的危机。」[22]

福音派的信徒是否愿意冒这个险?感性享受重要?还是信仰纯正重要?

 

 

长辈和专家的意见

无论是英语属灵书籍,还是中文属灵书籍,批评灵恩运动的甚多,但是,可能灵修神学远不及灵恩运动流行,尤其是在美国,所以似乎批判的人不多,以至部分中国信徒以为灵修神学是正途。若留意,批评的话仍不少﹕

已故的香港喜乐福音堂资深传道人胡恩德先生说﹕「论到有人用『操练』的方法以寻求某种觉识,我们当分外小心。这方法集中思想,极力控制思想,专一集中思想一点事物,务求将脑中其他一般思想清除,以使心中有一种静止状态,期望由此而得着一点洞见。 ……看来这与一些异教追求的方法相同。这样思想空白的状态,可能成为邪灵进入的门路。 ……使用《圣经》的话语,反覆思想只一句或一节,不过是要停止一切其他思想,仍是异教徒们所做的,是危险的做法;况且我们不应把《圣经》的话,无意义反覆诵念(心中诵念)如念咒一般。 ……时下的操练,是从天主教部分人士学来的。可能习此者,认为基督教没有这般的『属灵』道理,以故向天主教学习。我们就是不要这道理,这道非真的属灵(属乎圣灵),倒是与异教的一样,能使我们『通灵』。 ……基督教有被主非常使用的人……他们都不用所谓属灵操练的方法。」[23]

平安福音堂创办人吴主光牧师,评灵修神学为﹕向天主教中世纪的修士取材、混合印度教的打座冥想,叫今天的神学院变质,亦是末世预兆。[24]

《偏差的诱惑》的两位作者说﹕「任何沙蛮人[shaman ,巫师之意]都会承认,在心灵中想像某人或某物(摹想),是和灵界生物〔个体〕接触的最速方法。然而,今天却有无数的基督教领袖,不明究理地把摹想这种形式的沙蛮主义引介入教会之内。傅士德〔Richard Foster〕的《属灵操练礼赞》这本书…… 〔就是这样〕教导我们。 」[25]两位作者其中一位又表示,读祷、 归心祷告、《圣依纳爵神操》(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of St. Ignatius )等,一般叫做「默观式祷告」,是教会中的「极其危险的『属灵』趋势」。 [26]《真相系列》的作者们说﹕「不幸,他[傅士德]的办法时而和新纪元或东方冥想技术相似。例如,他主张使用观想和解梦。」[27]

曾经是新纪元人物,现在是基督徒的蒙坦妮高( Marcia Montenegro )说,实践者放弃思想有如佛教和印度教的操作,常表示与「真我」相遇,亦是佛教禅宗思想,所以冥想式祷告不是真正的祷告。[28]

这些主内前辈都异口同声地说﹕灵修神学的操练办法,不过是东方宗教的、或新纪元的冥想。请再看两位非福音派人士的话﹕

信不信由你,一位天主教神父,德雷尔( John D. Dreher )也批评道﹕归心祷告是自我催眠的一种,可比于超觉静坐( TM )。真正的祷告以神为中心,不是归到人的里头,以自己为中心,所以他认为这不是天主教的,也不是基督教的。[29]

一位专门研究冥想的超心理学家也同意,他说﹕「基督教奥秘宗( Christian mysticism )发展了很多引进变异意识状态[冥想状态之意]的技术,但这些技术不及东方技术这样精细,而且在西方文化中亦不流行。」[30] (笔者亦同意,与东方冥想技术,如瑜伽或禅座比较,灵修神学的操练是程度肤浅一点。但是,冥想的危险并非和冥想的深度成正比例。只要冥想,危险随时来到。请见「新纪元运动」(中)文的解释。 )

 

 

真正的灵修

当笔者讲及新纪元运动的时候,常有人问﹕我们可否使用类似冥想的办法接触圣经中的神?笔者总是这样回答﹕神若愿意在冥想状态中和人来往,祂不可能不在圣经中明言,但是,有没有呢?没有。傅士德也坦白地说﹕「圣经吩咐人操练禁食、默想、崇拜、和庆祝,至于怎样做,它几乎没有任何指示。」 〔 M editation ,中文圣经作思想或默想,[31]但不是冥想。 〕如果圣经没有明文指示,基督徒就不应该画蛇添足!

那么,真正的灵修是怎样的呢?

举个例来说﹕假若读经读到「谦卑像这小孩子」(太十八4 ),我们专心思想﹕什么是谦卑?为什么小孩子是谦卑的榜样?我昨天对某人说的那句话,是否显示了我的骄傲?我怎样才能学习得更谦卑呢?有什么需要小心?不谦卑有什么后果呢?然后祈祷求主每天提醒我们,要谦卑,不能骄傲。结果我们被神的话改变,渐渐长进,模成基督的样式,这才是真正的灵修。

但若我们专心想像一幅图画,努力在内心看见一个孩子,一副谦卑的样子,这就是观想;又或者口中喃喃有词﹕「谦卑、谦卑、谦卑…… 」以帮助思绪静止,这就是以「谦卑」为咒语,是新纪元冥想式的所谓灵修。

假若我们默想「谦卑」时,我们想到昨天对某人讲的那句话表示自己不谦卑,再想到,骄傲的原因是自己的烹调技术比她好,跟着又想到姨妈明天会来吃饭,得准备一些好菜,呀,还有,厨房里已经没有牛奶和洋葱,找一张纸写下……这是胡思乱想,不是灵修,这时应该求主帮助我们安静,把思想带回圣经教导上去。

我们每天读经祷告亲近神,不是为了美好感觉,神也没有应许定然有超自然经历。但是每天读着、读着、祷告、祷告,因为神的话是活的、有能力的,我们就慢慢潜而默化。曾经听过有一个比喻﹕读经就好像把茶包放进茶杯中,茶包里的东西,慢慢溶于水中,直至饱和。读神的话也一样,你我虽然未必有特殊感觉,但假以时日,我们便能心意更新。

 

 

结论

既然灵修办法有如冥想,又可能带来泛神思想和其他错误,我们不能不说﹕灵修神学的操练,是不值得冒的险。

 

 

 



[1] 见﹕杨牧谷编,《当代神学词典》(下),(台北﹕校园书房,民86年),页788-90; ”Christian Mysticism, ” Wikipedia ( http://en.wikipedia.org/wiki/ Christian_mysticism ). [2]王志学, 《经历神》(香港﹕基道出版社,1999),页13,书中其他「退修程序」亦如此开始。[3]同上,页154[4]同上,页58[5] Richard Foster,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The Path to Spiritual Growth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8), p. 27-28. [6]王志学, 《经历神》,页30[7] Emilie Griffinm , Wonderful and Dark is This Road: Discovering the Mystic Path (Brewster, MA: Paraclete Press, 2004), p. 72-73. [8]温伟耀,《追求属灵的得与失﹕评基督宗教灵修学四大传统的优点与危机》(香港﹕基督教桌越使团,1998年),页25[9] 盖恩夫人,《简易祈祷法》,第二章,「祈祷的方法」。[10]Griffin, Wonderful and Dark is This Road , Chapter 8, “Tracing the Mystic Path”. [11]Saint John of the Cross, Mirabai Starr trans., Dark Night of the Soul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2002), p. 119 . [12]Andrew Harvey, ed., Teachings of the Christian Mystics (Boston: Shambhala , 1998), p. 161. [13] Griffin, Wonderful and Dark is This Road , Chapter 10 , “Mystical Gifts and Unusual Phenomena”. [14]Wong, Chi- Hok ,《灵命塑造》 , OCM 2000年,页52-53 [15]Alan Morrison, The Serpent and the Cross: Religious Corruption in an Evil Age (Birmingham, Canada; K&M Books, 1994), p. 361-62; Jacob Needleman, Lost Christianity: A Journey of Rediscovery to the Centre of Christian Experience (Rockport , MA: Element, 1993), p.113-15. [16] Emilie Griffin, Evelyn Underhill Essential Writings ( Maryknoll , NY: Orbis Books, 2003), p . 9-12. [17]Evelyn Underhill, Mystics of the Church (Harrisburg, PA: Morehouse Publishing, 1925), p. 11. [18]Morrison, The Serpent and the Cross , p. 350-53. [19]Ibid., p. 353-54. [20]Foster,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 p. 130. [21]Ibid., p. 23-24. [22]温伟耀,《追求属灵的得与失》,页47-48 [23] 胡恩德,「探秘」,《音讯》 (香港﹕喜乐福音堂, 1994年一月) 。[24] 吴主光,「神学教育的感触」( http://www.hkpec.org/tst/pastersharing/050612pastorsharing.htm );吴主光,「建立高我九型人格』 」 ( https://cl-ministry.org/2008/02/01/764/ ) ;吴主光,「得救的人少吗? 」 ( http://www.jiangzhangwang.com/dejiu/20833.html )。[25] 戴夫韩特、麦克马宏合着,朱锦华等译,《偏差的诱惑》(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89年) ,页186-87[26] TA McMahon, “ Please Contemplate This ,” The Berean Call Newsletter , 03/00. ( http://www.deceptioninthechurch . com/newpage3111.htm )

[27]Foster,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 p. 18, 15, 22. [28] Marcia Montenegro, “Contemplating Contemplative Prayer: Is It really Prayer?” ( https://midwestoutreach.org/2017/12/09/contemplating-contemplative-prayer-is-it-really-prayer/ ). [29] Rev. John D. Dreher “ The Danger of Centering Prayer ” ( https://www.catholicculture.org/culture/library/view.cfm?recnum=234 ). [30] Charles T. Tart, ed.,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9), p. 3.

[31]Foster, 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 p. 3.

 

 

 

回《为真道争辩》主

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