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什么是东西方教会大分裂?

张逸萍译自:https://www.gotquestions.org/great-schism.html

 

 

东西方教会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就是十一世纪教会中出现的分裂。这种分离导致了后来称为西方教会的“罗马天主教”,以及后来被称为东方教会的“希腊天主教”或“希腊东正教”。

为了更好地理解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调查历史和其发生的背景。从四世纪起,教会有五位宗主教(
patriarch)或领袖,每人管辖一个管辖区域或宗主教区(patriarchate)。这些宗主教区位于罗马西部,是讲拉丁语的;东安提阿,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和拜占庭(Byzantium),都讲希腊语。

因为想要创造一个新的基督教帝国,并且由于罗马受异教影响的程度,君士坦丁皇帝决定把帝国的首都迁往拜占庭(后来以他的名字,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大约在这个时候,在此次搬迁之后不久,日耳曼部落开始侵略整个欧洲。这次入侵使欧洲陷入了所谓的“黑暗时代”。经济和政治动荡,地理距离和语言差异,造成裂痕,导致西方最终和东方隔阂。

因此,很少有西方神学家用希腊语讲话,而是主要用拉丁语写作和说话,这并不奇怪。他们没有机会读,也读不到东方神学家的著作。正因如此,大部分西方神学都是建立在几位重要的拉丁语神学家身上;而东方有许多希腊语神学家,不必追随某位特定的神学家的教学。

希腊语的灵活性(其词汇大约是拉丁文的十倍)使得文字更能表达和更深刻地表达。西方的读写能力低,导致神职人员主要以权威教导。这与东方的普遍教育和更多的大学,造成一个能读写的人口,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更多平信徒神学家在教会中活跃。

东西方差异越来越大,加剧了紧张局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分歧之一是,当西方有新的人得到福音时,他们不得不用拉丁语作为他们的礼仪和教会的语言,同时仰望罗马的领导。另一方面,东方的传教士则把圣经翻译成人民的语言。当东方的新教会成熟后,他们就自治,在行政上与母教无关。在西方,罗马开始要求所有的神职人员独身;而在东方则保留了已婚的神职人员。

所以,虽然一般人认为东西方教会大分裂的原因和子的争filioque controversy[1]以至方和西方主教相互排斥,其实那不过是爆发点。差异,分歧和距离为数百年来的大分裂奠定了基础。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基本上是新教改革的“先驱”,其核心都因拒绝接受“罗马至上”这不合圣经的观念。



推推荐阅读Christianity Through the Centuries by Earle Cairns

 



[1]「和子」(拉丁文, filioque)的争论,是关乎「谁差遣圣灵来?」的问题,差遣圣灵的是父,还是父「和子」?希腊(东方)教会认为,差遣圣灵的只有父。可是,罗马(西方)教会认为,父和子都有分差遣圣灵。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jbbn.html

 

 

 

「天主教」

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