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涅槃的概念是什么?
根据佛教的说法,涅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性状态,其中一个人逃离了世界的痛苦,实现了他或她与宇宙的合一。意识进入涅槃的人最终会离开转世轮回,而在属灵上存在,尽管没有人格。"涅槃"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吹灭"或"熄灭",但当应用于一个人的属灵生活时,它的意思更为复杂。涅槃可以指"熄灭"的行为——要么逐渐消失,要么迅速消失(比如吹灭蜡烛)。佛教的终极目标是涅槃,当一切欲望的"淬火"完成时,人就会变成另一个状态。想象一下蜡烛燃烧,然后熄灭。它的能量没有被摧毁,而是变成另一种能量。这是一个灵魂到达涅槃时所发生情况的基本说明。
为了寻找涅槃,佛教徒试图消灭三种"火"。这些是激情、厌恶和无知(妄想)。表面上,这种淬火听起来符合圣经。圣经告诫我们不要被欲望/激情所吞噬(罗马书6:12),并警告我们"治死"我们里面地上的一切,包括罪恶的激情(歌罗西书3:5)。在圣经中也谴责仇恨和故意的无知。有不少于71种不同的箴言谈及"愚人",没有一个是正面的。从圣经的角度看,仇恨也是一种消极的状态。"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言10:12)。
然而,佛教对"激情"的压制与圣经中"逃避少年人的私欲"的指示有很大的不同(提摩太后书2:22)。佛教并不认为罪恶是违反神圣道德准则的;相反,它建议消除一切欲望,这当然是自我挫败——为了摆脱所有欲望,你必须想要它消失。无论如何,这并不是圣经的思想——当我们以他为乐,上帝应许赐给我们心中所求的(诗篇37:4),而且圣经中的天堂,与涅槃相反,是一个充满快乐和满足所求的地方(诗篇16)。
涅槃的概念与圣经对天堂的教导相反。圣经上说,我们没有办法靠着自己的道路通往天堂(罗马书3:20)。在神圣的上帝面前,没有多少冥想、自我否定或启蒙能使一个人成为正直的人。此外,佛教教导说,一个到达涅槃境界的人会失去所有的个人身份,所有的欲望,甚至是他或她的身体。圣经教导我们,天堂是一个真实的地方,而不是一种脑海中的状态,其中我们保留着我们的个人身份,居住在复活的身体里。我们将不会存在于一个永远冷漠的朦胧状态中;相反,我们将享受我们最基本的愿望的完成——与上帝的完美结合:"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16:11)。
回「宗教」主页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