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海伦火山的七大惊讶
7
Wonders of Mount St. Helens
by Lloyd & Doris Anderson
张逸萍译自:http://www.creationism.org/sthelens/7wonders.htm
,http://www.creationism.org/sthelens/MSH1b_7wonders.htm
序言: 下面所概括的七大惊讶,是圣海伦火山(Mount
St Helens)在八十年代暴发之后,所呈现的七个地质学上的特征,现在「圣海伦火山创造资料中心」展览。因为这些地质形成非常快速,进化论却认为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它们对进化论发出挑战。 我们称之为「惊讶」,因为它们让人感到敬畏。事实上,我们深相信,它们是从上帝而来的信息,提醒人们关于 创造宇宙的速度。 |
1980年五月18日,火山爆发 |
圣海伦火山继续喷发直到晚上,发出的力量,相当于20,000个
投在广岛上的原子弹。在这九个小时里,山顶的四分之一和整个山的中央消失了,剩下一个巨大的、马蹄形的、豁开的火山口。深深的山沟被填满了,250尺的物质沉到湖底,山北面和西北面的河流,也被150尺的沉淀物所掩埋。仅仅九个小时,整个地区,变成丑陋可怕的、毫无生气的、月球表面般的光景。
150年以来,地质进化论忽略了激变性自然灾难的影响力。这个次要的火山,九小时的爆发,其力量带来相当于一百万年的逐渐改变。
(二)五个月,峡谷构成。暴发后的五个月,泥浆和火山尘暴(pyroclastic flows)形成两个峡谷,作为1.5 x 2.0 哩的火山口的排放处。「台阶峡谷」(Step Canyon)是主要的排放出口,有700尺高。它东边是「劳域峡谷」(Loowit Canyon),两个峡谷都削穿100尺的坚固岩石 ,有小河流过其中。典型的进化的论讲法是:河水流过,经过多年之后,峡谷才能形成。在此,我们知道,峡谷迅速地形成;小河才在其中流过。所有课本都告诉我们,大峡谷(Grand Canyon),最壮观的的峡谷,是经过数百万年的溪流侵蚀而形成的。现在专门研究地质侵蚀的科学家们相信,它们可以好像圣海伦火山一样,非常快速地形成。
(三)五日后,崎岖不毛之地(Badlands)出现。美国的南达科他州和西南部分有很多崎岖不毛之地。当岩层中松散的物质被侵蚀后,留下险峻不平的 岩,就是所谓崎岖不毛之地,但它却是美丽的景色。标准的解释是:经过几个世纪的时间,雨水把那些松散的物质冲洗去,留下高耸屹立的岩石。
在圣海伦火山,大规模的山崩带著大量的冰雪,都埋在北面的山谷中。华氏550度的火山灰,整天堆积其上,共堆积了30尺,马上把冰块溶化,使蒸气『闪现』而出。这能量变化过程,引起高山上整天的爆炸。当水变为蒸气,它的体积扩张1700倍,因为这是瞬时间发生的,所以就好像爆炸一样。终于,所有的水就因为同样的『爆炸』而蒸发了。
当那些炽热的火山灰盖著山谷中被埋藏的冰雪,引起冰块溶化和蒸气『闪现』,于是形成了很多『蒸气爆炸凹坑』(有125尺之深)。这些坑的墙几乎垂直,直到地心吸引力使之倒塌,产生『纹沟和冲沟』(rill and gully)的效果,这就是崎岖不毛之地的特征之一。美国一些大崎岖地也可能是激变性自然灾难或火山暴发所形成的。
(四)三个小时,地层形成。1980年六月12日,第三次爆炸产生了25尺的地层,令地质学家惊奇。我们一向以为一层一层的地层,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然而,超过100层的地层,在晚上九时到12
时就堆积成了。一波一波的火山尘暴从火山口冒出,好像羽状物快速地升上山顶九哩之上,然后从北壁山坡流下,洒在下面的山谷,变成一层一层的薄片。这些地层,厚度从不足一寸,到超过一码,都只须几秒钟或几分钟就形成了。
地质学家奥斯丁(Steven Austin)形容这些火山尘暴的流动为汹涌的、液化的、火山碎屑泥浆,将整个地面遮蔽。它们以飓风般的速度流下山边,其沉积物的温度是华氏1000度之高。有人可能以为这样的沉积物是完全搀和而均质的,可是这些高速流动的、炽热的、灰和轻石的泥浆,其中细微和粗糙的颗粒,分开形成轮廓分明的一层一层。这是流动定律,可在实验室的沉淀池(sedimentation tank)中证明。
大峡谷的「塔辟砂岩」(Tapeats
Sandstones)也有这样的薄层。一般的解释是说:它们是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不断沉淀而慢慢形成的。圣海伦的地层是带气体的泥浆,塔辟的则是带水的泥浆,都按著同样的物理定律而形成。圣海伦火山证实这样的地层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洪水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形成塔辟。
(五)九个小时,河流系统形成。五月18日的山崩把通往「精灵湖」(Spirit Lake)的河流和公路掩埋在150尺之下,也把「上投途谷」(Upper
Toutle Valley)23方哩中大部分排水系统都掩埋了,还堵塞了该山谷的出口。接著的二十二个月,没有流入太平洋的明确通道。
然后,1982年三月19日,火山又爆发,溶化了冬天期间堆积在火山口的雪。水混和著山坡上松散的物质,产生了庞大的泥流。 在没有人留意到的九个小时后,这个泥流在山谷的很多地方,开拓了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重开了流入太平洋的通道。这排水系统包括至少三个100尺深的峡谷。其中一个被昵称为『投途谷的小型大峡谷』因为它是大峡谷1/40th大的模型。
少量的水(或泥)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完成的事情,若有大量的水(或泥),就能快速地完成。
进化地质学家说,华盛顿州东部,16,000方哩的「槽化史卡布土地」(Channeled
Scablands)[1],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在70年代,他们终于承认,庞大的地质形成,包括「大古力」(Grand
Coulee)[2],都可在两天之内,因自然大灾难而形成。灾难性事件也是地球表面地质侵蚀的最好解释。在历史上,曾有300多组人,都讲到一件事——全球性的洪水,这件事有足够的力量。
(六)十年后,浸入水中的原木看似年老的森林。火山大暴发的那天,百万棵树被冲到精灵湖中。经过几年,它们一一浸满水,下沉到湖底。 所以这些下沉到湖底的原木,保持垂直的位置,其根部马上被那些不断冲到湖里的沉淀物所遮盖。它们看起来,好像就在那里生长和死亡,经过很长的时间,每一层森林叠在另一层之上。
其他地方,包括美国黄石公园的「标本山脊」(Specimen
Ridge),也是同样地形成的。在那里,地质学家们发现27层的森林,每层「生根」在另一层上,所以结论说,有27层相继生长的森林。「标本山脊」那里的解释牌标显示他们的错误,它是这样写的:「构成这座山的火山岩石,里面埋藏了27层清楚的化石森林层,它们繁茂于五千万年前。」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真相,所以这个牌标也不见了。科学家们认识到,精灵湖的现象,解释了标本山脊的样子。浮在湖面的树,浸满了水,慢慢下沉到湖底,所以看似许多层的森林,每一层生长在另一层上。这个所谓五千万年才能构成的地质,包括原木石化所需要时(100到1000年),其实可以在几年内出现。
(七)一个更迅速的煤块构成理论。奥斯丁博士,基于他在肯塔基州的煤田的研究,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表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一个煤块构成的新模式。虽然超过100年来,地质学家们都使用「泥炭沼泽」(peat
swamp)理论解释煤块构成,奥斯丁却认为他们的解释不合适,因为煤块和树皮一样,纹理粗糙,不像泥炭那么纤细;泥炭沼泽含有树根物质,煤块却没有;泥炭沼泽搁在泥土上,煤块却搁在岩石层上;从没有泥炭沼泽的一部分变成煤块。
奥斯丁发展了一个浮垫模式(floating mat model)——一个水成的灾难,破坏了百万亩的森林,树木缠结为一簇,好像垫子,然后这垫子漂在盖过肯塔基州的海洋上,互相冲撞,以至树皮下沉。后来火山爆发,带来足够产生煤块的热量和压力,正如我们实验室中一样。结果,肯塔基州得到丰富的煤矿;奥斯丁也得到博士学位。
圣海伦火山爆发之后十个月,大量的植物,包括百万条原木,被扔入精灵湖里,奥斯丁发现这些原木是没有树皮的,至少三尺高的树皮和其他植物的沉淀,盖满湖底。直到今天,这些东西仍然是一些在慢慢腐朽的植物,但若一个自然大灾难带来足够的热量和压力,它们会快速地变成煤块。奥斯丁的研究工作,叫我们质疑煤块需要几百万年才能构成的想法。
Article translation and image
use, permission from “7 Wonders Museum”(http://www.creationism.org/sthelens/index.htm) and
authors
Lloyd & Doris Anderson.
===============================================================
附:
根据另一本有关圣海伦火山的书《Footprints in the Ash》(John Morris &
Steven A. Austin, Master Books, 2003.),地质学家们,在一个七尺的地层中,找到亿万个,大的、保存得很好的鹦鹉螺类动物化石(Nautiloid
fossils)。这些样子好像鱿鱼的水生动物,有一个雪茄烟似的外壳,大概有一个人的手臂的大小。它们放置的方向,显示它们是非常迅速地被埋藏的,也迅速地阻挡了四周的沉淀物。圣海伦的火山尘暴形成快速的、浓密的泥浆,帮助我们明白大峡谷的鹦鹉螺类动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页93)此外,生物学家们本来预言,这个荒芜的地方,需要至少一百年后才会有生物出现。可是,当雨雪下降,几年后,泥土便复苏了,我们看见植物到处萌发了。也许更叫人惊讶的是:某些动物也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例如金花鼠(一种地鼠)、美洲赤鹿、甚至某些鱼类,都重新出现了,而且繁殖迅速。(页107)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e6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