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的聖經批判
節錄自《為真道爭辯﹕護教學》下冊,第四十二章
在高等聖經批判中,除了來源批判(Source Criticism)形式批判(Form Criticism)等已經非常普遍的批判法之外,今天人受存在主義和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仍然在轉化更新,新的學派和名堂已經出現,而且肯定會繼續出現。下面是一些更新穎的﹕
(1)讀者回應批判(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這是一個相當新穎的聖經批判法,是後現代影響所致。它的研究中心就是﹕經文和讀者的互動。從前傳統的釋經法要研究歷史背景和作者原意。但此批判法不管歷史背景,也不關心文體,它只關心一件事﹕
就是讀者讀後的反應。批判家們也表示,讀者的解釋也定會被他們所屬的社群所影響,他們稱之為「解釋社團」(Interpretive
communities),每個社團都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釋經規則。又因為後現代哲理的影響,他們認為「作者原意」是不可能找得到的,甚至聖經文本、歷史、作者,也是無法肯定的。[1]
說到底,讀者的責任就是為經文製造『意義』。從前這是作者的工作,現在是讀者的。讀者是聖經解釋的權威,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釋,而且權威都相當。這樣的態度,非常接近從前哲人康德(Kant)的哲理。可是,它卻和我們所相信的啟示觀念相反,我們相信神向人啟示真理,聖經是神的特別啟示。讀者回應批判家實在是持不同的神學觀念﹕不是神主動向人啟示,而是人在尋找神。也許可以說﹕經文沒有『意義』,也沒有絕對真理。[2]
(2)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
「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最能反映後現代的影響。要明白解構,必須明白什麼是後現代主義,請閱讀「後現代主義」文。簡單來說,後現代的精神是反抗傳統、認為沒有絕對真理、沒有肯定知識。還有一點,他們尤其懷疑傳統「詞義」,就是說,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解釋,甚或沒有意義。
舉個例,哈巴谷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如果要認真追究,包括作者當時的心態等,我們只能說﹕不知道,不能肯定。[3]那麼,為什麼只有一些權威學者們才能有正確的聖經解釋?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釋,所以釋經可以是多元化的。同樣的原則可以應用到其他經文上,因為讀者的創意,經文可以「解構」出無限量的可能意義,所以經文是沒有統一或唯一正確的解釋。[4]
再舉個例,保羅書信是誰寫的?真是保羅嗎?例如,有人因為帖撒羅尼迦後書所用的字眼和前書一樣,所以結論說,是同一個作者。後現代學者們卻爭論說﹕可能另有一個冒名的保羅,因為他要偽冒,所以蓄意模仿保羅的字眼。這樣說明一件事,我們無法相信保羅書信是保羅寫的,而且不知道是誰寫的。再推廣這個想法,我們對聖經可以有任何意見和解釋。[5]
(3)正典批判(Canon Criticism)
正典批判是一個相當新的學科,它不針對某卷書或某段經文,卻研究現在聖經正典的選擇過程,他們針對個別經典如何被選上,及應否被選上。所以他們問﹕為什麼這些經卷被選上?[6]
這些書目是哪個團體開始採用?哪個繼續採用?為什麼?[7]
學者們懷疑,正典成立時,可能是因為某教派的意見佔上風,以致其他書卷流失。例如,我們今天在死海古卷中,找到今天被視為次經、偽經的手抄本,卻沒有以斯帖記,可見愛色尼人不接納它。七十士譯本也有幾本書,是希伯來文舊約所沒有的。[8]
又例如當新約的一些次經偽經發現之後,耶穌研討會高舉《多馬福音》,使之與四福音地位等同,(可見於他們所出版的《五福音》(Five
Gospel)。)所以學者認為,需要從當時的社團情況著手,研究為什麼有些書被包括於正典,其他卻不能,然後這樣的決定又怎樣變為傳統。
有關新舊約正典成立的討論,請見《為真道爭辯﹕護教學》「聖經可信」文。
(4)心理批判(Psychological
Criticism)
顧名思義,這個批判辦法是從心理學理論的角度去解釋聖經。研究者集中於經文的象徵符號和角色之間的心理動力,找出經文所呈現的心理原則。例如,佛洛伊德(Freud)派的釋經者視創世記第三章中夏娃被蛇誘惑的故事與性交大有關係﹕「喫」代表「性交」、「分別善惡樹」代表對性行為的知識,所以其結果是「懷胎」。[9]
容格(Jung)派的聖經分析員認為未有夏娃之前的亞當包括男性和女性(animus,
anima),「生命樹」和「蛇」各代表夢境和神話中不同的原型(archetype)。[10](請見《為真道爭辯﹕護教學》「心理學」上下文的介紹。)
誠然,信仰純正的基督徒很容易看得出,這樣的釋經不但「有問題」,簡直是一塌糊塗、啼笑皆非。但請問,今天的教會講台、基督教書籍,其中有多少信息和聖經解釋也是受了心理學的影響?例如「愛人如己,就是先愛自己,才懂得怎樣愛別人」,這是聖經的原意嗎?不是,原來這是無神論心理學家弗羅姆(Eric
Fromm)的理論。(其他例子,請見《為真道爭辯﹕護教學》「心理學」上下文的介紹。)
(5)社會科學批判(Social-scientific
Criticism)
此批判法亦相當新穎,它借用社會科學(尤其是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聖經書卷寫作時代的社會文化背景,怎樣影響作者和寫作對象,從而得知經文對現代讀者有什麼意義。[11]雖然研究寫作背景沒有什麼明顯害處,但是,這派的釋經者也接納來源批判、形式批判、傳統批判等高等批判的意見,所以,結果他們的聖經解釋也常是自由神學家的意見。
舉個例,他們同意彼得前書的作者不是使徒彼得本人,而是後人借用他的名字寫的。作者寫作的動機在於鼓勵當時在小亞細亞受苦的基督徒。作者的策略是﹕他們受到猶太人的迫害,所以用「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二9)鼓勵他們;此外,外邦非信徒對他們也存敵意,所以對他們說﹕「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鼓勵他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歸榮耀給神。」(二11-12)最後,作者希望這個新的基督教運動團結,並以羅馬教會為領袖。[12]
似乎無傷大雅的聖經批判
下面是一些沒有那麼偏離真道的聖經批判法﹕
(1)敘事批判(Narrative
Criticism)
這門批判學自稱是唯一不借用世俗文學研究法的。它假設作者向一個理想讀者傳達信息。(這讀者不但能明白文字中與當時背景有關的事物,也能完全明白作者希望傳達的信息。)研究者的工作集中於每段文字的敘事結構、劇情發展、主題、角色等。所以,他們問﹕作者原意是什麼?理想的讀者有什麼觀點?有什麼是劇情重點?什麼是次要?角色的品格是什麼?讀者對其中的角色是同情?還是反感?故事的社會和時空背景是什麼?
例如,有人分析馬太福音的劇情,找出六個重點﹕耶穌出生、開始傳道、施洗約翰、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對話(太十六13-28)、潔淨聖殿、大使命。[13]
(2)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
現代對文學的研究法之一是結構主義,它的意思就是找出文獻中的結構。正如句子有語法,文獻也當有一定的「法規」。目前最普通的工作是找出一些相對的組合,例如﹕善與惡、生與死、貧與富。當應用在聖經研究上,研究者也鑒別了「新與舊」(太九16-17)和「說與行」(太廿2-3)。[14]
(3)修辭批判(Rhetorical
Criticism)
從前有一些研究詩章和文獻的人發表了一些理論。例如﹕寫作可分為三類﹕指導、取悅、說服。又有說,可分為﹕評斷、勸導、褒貶。將這研究方法應用於聖經,加拉太書就是評論式的;登山寶訓卻是勸導式的文學。[15]
這三個批判法雖然不明顯具破壞性,但因把聖經當作世俗文學一樣來研究,結果沒有什麼貢獻,因為他們忽略了書中重點,得不著聖靈藉著作者對我們講的話。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詩 119:130)
[1] A. K. M. Adam,
What is Postmodern Biblical
Criticism?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5), p.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