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保羅有關的十大考古發現
(https://biblearchaeologyreport.com/2021/05/14/top-ten-discoveries-related-to-paul/)
注意:下面是本文的視頻版本,來自“聖經研究協會”(Associates
for Biblical Research)的電視節目
Digging for Truth
的第 139 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qHF_JVRw&t=7s
)
使徒保羅無疑是第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基督徒之一,他(至少)進行了三次傳教之旅,在羅馬帝國的各個城市建立了教會,並在新約中寫了
13
本書。雖然一些批評家質疑他其中一些的作者身份(對這些話,已經有很好的反駁),但沒有認真的學者質疑保羅的歷史性。 此外,路加在使徒行傳中所寫的他的旅程記錄,一再被證明是準確的。以下是與使徒保羅有關的十大發現。
10. 羅馬路
大數以北的金牛座大道(Via
Taurus)。保羅很可能會在他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宣教之旅中,走在這條路上。 Phot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cient_road_in_Tarsus |
新約世界有一件未被充分認識的事物,就是是道路。羅馬帝國不遺餘力地在整個帝國建立了鋪砌道路系統。 事實上,到戴克里先(Diocletian)皇帝時代(約主後
300 年),據估計,他們建造了超過 53,000
英里的道路。[i]
對於羅馬人來說,這是一種讓士兵快速移動到帝國任何地方的方法。 對於使徒保羅來說,這些道路為他提供了一條途徑,讓他在傳教旅程中傳播耶穌基督的福音。新約考古學家W.M.
Ramsay總結道:
“在亞古士督結束戰爭和混亂之後的第一世紀,羅馬的道路可能處於最佳狀態。......因此,聖保羅在最好和最安全的時期旅行。”
[ii]
Via Sebeste
(“帝國之路”)。保羅在他的第一次傳教旅程中,很可能會在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之間走這條路。Phot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a_Sebaste
你可以在此處了解有關 Via Sebeste
的更多信息: https://www.anatolianroads.org/via-sebaste/ |
保羅曾經走過的一些羅馬道路的遺跡,今天仍然存在。他在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之間的第一次傳教之旅(徒
13:51)時走過 Via Sebeste(“帝國之路”)。當他開始他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傳教之旅時,他會踏上金牛座大道(Via
Taurus,徒 15:41-16:1;18:23)。
[iii]
伊格納蒂亞大道(Via Ignatia)是羅馬通往東方的主要道路。當保羅在第二次傳教旅程中,從尼亞波利前往腓立比時,他會走這條路(徒
16:11-12)。最後,在保羅向該撒上訴後(徒
25:11),他前往羅馬。在那次旅程的最後一站,他會走亞壁古道(Appian
Way),今天在羅馬附近仍然可以看到它的遺跡。
9. 士求保羅銘文
保羅和巴拿巴在他們的第一次傳教旅程中,遇到居比路的方伯士求保羅。他被描述為“是個通達人。他請了巴拿巴和掃羅來,要聽神的道。”(徒
13:7)。 士求保羅最終相信了耶穌基督(徒
13:12)。保羅和巴拿巴離開居比路後,立即前往彼西底的安提阿(徒
13:14)。
有很多銘文提到一個羅馬官員叫做士求保羅 已被發現;
這些可能就是使徒保羅帶領他歸信基督的人。
[iv]
它們包括﹕
這塊石頭,上邊有士求保羅的名字,是在彼西底的安提阿附近一個家族莊園發現的。 Image courtesy of www.HolyLandPhotos.org . |
在居比路北部海岸的索洛伊(Soloi),發現的希臘銘文
(IGR III, 930),提到“方伯保羅”的名字。
· 羅馬台伯河(Tiber River)銘文 (CIL 6.41545),可追溯到主後 40 年代中期,其上列出了台伯河的專員,其中之一是盧修斯士求保羅(Lucius Sergius Paullus)。
· 在彼西底的安提阿附近發現的銘文碎片,目前收藏在亞爾瓦奇(Yalvac )博物館,上面可以看到L士求保羅(L. Sergius Paulus)的名字。
·
彼西底的安提阿附近的銘文,1912
年(由William
Ramsay爵士和 J.G.C. Anderson
複製)。
所指的是盧修斯(Lucius)的小兒子,L士求保羅。
這些銘文表明,在一世紀中葉確實有一位重要的羅馬官員,名叫士求保羅。他的家族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西北部擁有一處莊園
[v],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使徒保羅在帶領士求保羅信主之後,下一站是這座城市;方伯可能要求保羅與他的家人分享福音。新約學者Ben
Witherington III總結道: “總而言之,銘文證據清楚地將士求保羅置於居比路島上,而關於盧修斯家族的拉丁文銘文,可為我們指向問題中人。鑑於我們對當時羅馬人的職業模式的了解,作為台伯河的管理員,可能在擔任居比路方伯之前或之後,完全有可能的。”
[vi]
8.
以拉都銘文
哥林多的以拉都銘文。
7
英寸高的字母曾一度以青銅填滿。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mons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時給羅馬人寫了一封信。在書信的結尾(羅 16:24),他從“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那裡問安。 使用的希臘詞是“oikonomos”,意思是“管家”或“司帳”。這是保羅可能用來描述以拉都所扮演的角色的一般術語,而不是他的官方頭銜。
1929
年,在哥林多劇院附近的一塊大鋪路石上發現了一個銘文。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主後一世紀中葉,上面寫著:“以拉都,為回報他的古羅馬官吏(aedile)位置,他自費鋪設了[鋪路]。”
[vii]
銘文中七英寸高的字母曾一度被青銅填滿,儘管它們今天是空心的。
“aedile
”是民選官員,擔任城市的商業經理,監督城市的建築物、道路、市場和公共資金。
[viii]
有幾個充分的理由相信,以拉都銘文指的是保羅寫給羅馬人的信中的以拉都。首先,以拉都是一個罕見的名字;
哥林多銘文是我們在這座城市擁有的關於這個名字的唯一考古證據。其次,銘文的日期恰好可以追溯到以拉都被認為是該市官員的時間。 最後,來自非拉鐵非、士每拿和希拉波立等其他城市的銘文證據表明,“oikonomos
”一詞可以描述“ aedile ”的位置。
[ix]
簡而言之,保羅書信中的以拉都都很可能是自費鋪路的哥林多高級官員。
7.
羅馬官員——亞西亞人和地方官
來自帖撒羅尼迦的地方官銘文。Image
courtesy of www.HolyLandPhotos.org
.
縱觀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有無數的政治頭銜和角色。使徒保羅在傳教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官員,和他一起旅行的路加準確地記錄了這些互動。然而,他對某些術語的使用,例如“地方官”和“亞西亞人”,在聖經之外罕見,以至於
19 世紀和 20
世紀的批評家質疑路加的歷史準確性。考古學已經證明了這位好醫生是正確的,我們現在有很多這些術語的例子。
在帖撒羅尼迦,保羅和西拉帶領許多人相信基督,其中包括一些虔誠的希臘人和傑出的女性。 城裡的猶太人煽動騷亂,來到耶孫家,保羅和西拉住在那裡抓捕他們。 在使徒行傳
17 章 6
節中,我們讀到:“找不著他們,就把耶孫和幾個弟兄,拉到地方官那裡,喊叫說,
“那攪亂天下的,也到這裡來了。” 1876
年,在帖撒羅尼迦的瓦爾達爾門(Vardar Gate)上方的二世紀羅馬拱門上發現了銘文。它以“擔任地方官……”開頭,並列出了該市地方官的姓名。
[x]
在使徒行傳 19
章 31
節,我們讀到保羅在以弗所有亞西亞幾位首領為朋友。 這些術語在英文版聖經中被翻譯為“officials
of the province”(NIV)和“provincial
authorities”(NET)〔和合本工作﹕首領〕。 西亞地方官銘文現已在亞洲
40 多個城市發現,其中包括以弗所的許多城市,其歷史可追溯至使徒保羅 50
年內。到目前為止,已在以弗所確定了 106
名男性和女性的亞西亞地方官。
[xi]
6.
聖殿警告銘文
保羅在耶路撒冷被猶太人抓住,他們誤以為他帶了一個外邦人進入聖殿的內院。聖經記載:“從亞西亞來的猶太人,看見保羅在殿裡,就聳動了眾人,下手拿他,喊著說:喊叫說,以色列人來幫助,這就是在各處教訓眾人蹧踐﹝我們﹞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的。他又帶著希利尼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
這話是因他們曾看見以弗所人特羅非摩,同保羅在城裡,以為保羅帶他進了殿。”
(使 21:27-29)。
聖殿警告銘文目前收藏在伊斯坦布(Instanbul)爾考古博物館。
Photo:
Tamar Hayardeni / Wikimedia Commmons
在聖殿建築群內,非猶太人和儀式上不潔淨的人,只被允許進入外邦人院。 約瑟夫(Josephus)用希臘語和拉丁語描述了通向內部區域的警告標誌,禁止外邦人越過這一點,否則將面臨死亡的痛苦。
[xii]
1871
年,法國考古學家
Charles Clermont-Ganneau
發現了這些石灰岩警告標誌之一。上面寫著:“任何外國人不得進入聖殿周圍的欄杆和圍牆內。誰被抓,誰就必為他的死亡負責任。”
[xiii]
1935 年,在耶路撒冷老城外靠近獅子門的地方發現了第二個不完整的聖殿警告銘文。
聖殿警告銘文生動地提醒了猶太人錯誤地在聖殿中抓住保羅時的憤怒。當保羅描述在基督裡,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被拆毀的“中間隔斷的牆”時(弗
2:14),它們也可能是他所想的。
5.
雅典:市集和亞略把古
雅典的亞略巴古。Image
courtesy of www.HolyLandPhotos.org
.
保羅第二次傳教之旅在雅典停留的時間很短,但意義重大。 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於是開始在當地的會堂和市上傳福音。這導致他被帶到亞略巴古說話(徒
17:16-34)。
雅典羅馬廣場的遺跡,是保羅時代市場的所在地。
P
在雅典,一個較舊的希臘市集和較新的羅馬論壇,形成了一個市集的兩個部分,由阿塔洛斯柱廊(Stoa of
Attalos)隔開。
[xiv]
羅馬論壇是保羅時代的市場,他每天都在這裡與人辯論(徒 17:17)。到一世紀中葉,希臘集市已經變成了一種博物館,裡面擺滿了祭壇、雕像和寺廟。
[xv]
城內到處可見眾多神的雕像和偶像,包括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Athena)的偉大雕像,以及已知在城內供奉的其他神靈(即阿波羅〔Apollo〕、愛芙羅黛〔Aphrodite〕 、希拉〔Hera〕、狄蜜特〔Demeter〕、阿提米絲〔Artemis〕等)。甚至還有一座祭壇供奉“未識之神”(徒
17:23),在古代世界中發現了許多這樣的例子。
亞略巴古(The
Areopagus,照字義,火星山〔Mars’ Hill〕)指的是在雅典擁有司法權威的委員會,
[xvi]
以及位於衛城下方 140
英尺處的突出岩石露頭。 在保羅的時代,“火星山”是城市的主要管理機構亞略巴古的聚會場所,
[xvii]
他很可能就是在這裡發表了他著名的講道(徒 17:22-34)。今天到雅典的遊客可以爬到火星山頂,看到保羅參觀過的城市遺跡。
4.
該撒利亞的希律王衙門
希律大帝建造的該撒利亞(Caesarea
Maritima)的海濱宮殿。但在主後前 6
年猶太成為羅馬行省後,被用作羅馬省長和檢察官的住所。保羅很可能在這座建築中出現在非斯都、亞基帕王和百尼基氏王后面前(徒
26 章)。
Photo: ABRAHAM GRAICER /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4.0
保羅在羅馬總督腓力斯和非斯都的領導下,在該撒利亞被囚兩年(徒 24:27)。使徒行傳
23:35 記載他在“希律王衙門”被看守。
希律大帝在斯特拉波塔(Strabo’s
Tower)的遺址上建造了該撒利亞城,因此命名它以紀念該撒亞古士督。沿海城市的港口位於推羅和埃及之間的主要路線上。
[xviii]
希律的王國最終變成了羅馬的一個省,該撒利亞成為其主要港口和行政首都。希律王的宮殿成為羅馬總督的官邸,保羅就被關押在那裡。[xix]
希律王海邊濱宮殿的遺跡,稱為海角宮殿(Promontory
Palace),和其中央水池,今天仍然可以在凱撒利亞看到。
3.
以弗所:亞底米和大劇院
以弗所的大劇院是使徒行傳
19 章記載的擾亂的地點。
Photo:
Wikimedia
Commons
兩年多來,保羅將以弗所作為他事工的中心。在此期間,福音“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徒
19:20),“叫一切住在亞西亞的……都聽見主的道。”(徒
19:10)。這威脅到那些以崇拜亞底米女神為生的人的生計(徒
19:27-27)。由於銀匠底米丟煽動,於是發生了一場騷亂,“滿城都轟動起來……齊心擁進戲園裡去”,在那裡他們高喊了兩個小時,“大哉以弗所人的亞底米阿!”
(徒 19:29, 34)
伊斯坦布爾小公園
Minaturk 的以弗所亞底米神廟的微型複製品。
P
這個敘述中的許多元素都得到了考古學的肯定。許多古老的聲音肯定了以弗所人崇拜亞底米的重要性。 寺廟本身是由J.T.
Wood,經過六年的尋找之後發現的。
曾經它被認為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以至於西頓的安提帕特(Antipater)說,當他看到亞底米神廟時,“其他奇蹟失去了光彩”。
[xx]
它有 127
根柱子,曾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築。今天,只有地基遺跡和一根柱子矗立在遺址上,儘管寺廟的一些雕刻柱子在大英博物館。
在上城的市民中心發現了三尊非凡的亞底米女神雕像,現收藏於以弗所博物館。
[xxi]
今天,只有地基遺跡和一根柱子矗立在遺址上。
Photo:
Wikimedia Commons
以弗所大劇院仍然主導著以弗所的景觀; 它建在
琵安山(Mt. Pion)
的西側,可以直接看到海港。 它是在希臘時代以典型的希臘風格建造的;主後
40 年開始對其進行翻修,歷時 70
年才完成,所以當使徒保羅住在那裡時,它正在修建中。
[xxii]
劇院可以容納超過 20,000
人,最上面的一排長椅高近 100
英尺。今天的遊客可以探索大劇院,知道它是使徒行傳 19
中描述的事件的確切地點。
2.
哥林多的公堂
前景是哥林多的“公堂”(bema),背景是高聳的哥林多衛城(Acrocorinth)。
Photo:
Wikimedia Commons
保羅第二次傳道時在哥林多,城裡的猶太人在方伯迦流面前控告他。使徒行傳 18:12-16
記錄了這一事件:
「到迦流作亞該亞方伯的時候,猶太人同心起來攻擊保羅,拉他到公堂,說,這個人勸人不按著律法敬拜神。保羅剛要開口,迦流就對猶太人說,你們這些猶太人,如果是為冤枉,或奸惡的事,我理當耐性聽你們。但所爭論的,若是關乎言語,名目,和你們的律法,你們自己去辦罷。這樣的事我不願意審問。就把他們攆出公堂。」(徒
18:12-16)
“公堂”這個詞是希臘詞bema,意思是法庭。 這是一個演講者的平台,官方公告被公開宣讀,公民出現在公民官員面前。
[xxiii]
哥林多的公堂是在 1935
年被發現的,是因為一個拉丁銘文而被識別出來的,上面寫著, “……他重使恢復了
“rostra” [拉丁語,相當於公堂]
的原狀,並親自支付了製作所有大理石的費用。”
[xxiv]
哥林多的公堂是一個巨大的石頭平台,可在上邊發言,高出市集行人道
2.3m(7.5
英尺);正是在這裡,使徒保羅被迦流宣告無罪。保羅可能記得這件事,警告哥林多人說:“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
” (林後 5:10)
1.迦流銘文
1905
年在希臘德爾斐(Delphi)發現了在哥林多審判保羅的亞該亞方伯迦流的考古證據。迦流銘文(或德爾斐銘文)是一組九個碎片,很可能曾經是德爾斐阿波羅神廟(Temple
of Apollo)牆壁的一部分。
[xxv]
這是革老丟皇帝的一封信的副本,他在信中談到在德爾斐守衛神阿波羅的崇拜,並提到“我的朋友和方伯,尤尼烏斯·迦流(Junius
Gallio)”。
[xxvi]
在希臘德爾斐的這幅銘文中,羅馬皇帝革老丟提到“我的朋友和方伯,尤尼烏斯·迦流”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銘文指出
“第
26 次被讚譽的皇帝”
革老丟,其歷史可追溯至主後
52 年 1
月至 8
月。 芝加哥Concordia
University的聖經學者Andrew Steinmann博士指出,這確實地確定了迦流擔任方伯的日期。 由於方伯通常在
5 月 1
日就職,任期僅一年,我們知道迦流從主後 51
年 5
月
1 日到主後 52
年 4
月底擔任亞該亞的方伯。
[xxvii]
迦流銘文可作為決定編年的錨,我們可以通過它確定使徒保羅在哥林多的事工:他在主後 51
年中的某個時候被猶太人帶到迦流面前。 這是一個固定的標記,我們可以通過它向前和向後追溯保羅大部分的事工,和早期教會的大部分歷史。
結論
這些發現表明,保羅在使徒行傳和他的書信中所記載的生平記錄是準確無誤的。許多被提到的人物、地點和事件已經通過考古得到了確認。如果我們可以相信關於他生平的記載,我相信我們也可以相信保羅的教義也被準確地記錄下來了。 他在寫給羅馬教會的信中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羅 5:8-9)這個真理驅使使徒保羅無論走到哪裡都傳福音,宣稱所有人“當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
(徒 20:21)。自使徒保羅在世以來的
2000 年裡,基督徒一直在宣揚同樣的信息。
封面照片:這幅保羅的壁畫可以追溯到 5 或 6 世紀,可以在以弗所的聖保羅石窟中看到。你可以在此處了解更多信息:https://www.bibleplaces.com/blog/2013/04/the-grotto-of-saint-paul-in-ephesus/ Photo: Todd Bolen, BiblePlaces.com
作者﹕Bryan Windle
[i]
Edwin M. Yamauchi, “On the Road with Paul.” Christian
History, Issue 47. https://christianhistoryinstitute.org/magazine/article/on-the-road-with-paul (Accessed
April 27, 2021).